(5)深化林权制度改革,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种苗花卉、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不断增加林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
责任单位:市林业局,五市三区
2、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1)建立完善以公益性农技推广站、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农业科研院所等为载体的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建立健全镇(街道)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落实人员,强化考核,充分发挥其公益性农技推广功能;开展农技推广示范镇(街道)建设活动。
责任单位:市农委、市编委办,五市三区
(2)加快推广优良品种,粮油菜等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气象防灾减灾等农业先进适用技术。依托驻青涉农高校、院所,建立农科教紧密协作机制,推进农科院综合实验示范基地建设。
责任单位:市农委、市农机局、市气象局
(3)以设施栽培、标准化生产为重点,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十二五”期间年培训农民10万人次以上。
责任单位:市农委,五市三区
3、发展品牌农业
(1)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鼓励农产品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注册,加大农产品宣传推介力度,培育更多农产品品牌。在培育40个名特优农产品品牌基础上,做大做强一批特色鲜明、质量稳定、市场占有率高的名特优农产品。
责任单位:市农委、市工商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畜牧局、市林业局,五市三区
(2)深入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程,培育一批示范村、示范镇。
责任单位:市委农工办,五市三区
(3)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推进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向镇村延伸。
责任单位:市农委、市质监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畜牧局、市林业局,五市三区
(4)加强农药等农资的市场监管,搞好对农资特别是农药使用的宣传引导,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责任单位:市农委、市工商局
4、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责任单位:市农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畜牧局、市林业局、市农机局,五市三区
5、搞活农产品流通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农委,五市三区
二、大力推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进程,持续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6、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增加企业数量、扩大产业规模,增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力。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五市三区
(2)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生态环保型产业、家庭手工业和农村服务业,改造提升农村传统优势产业,推动农村劳动力灵活就业。加快推进老城区工业企业向指定产业集聚园区搬迁转移,推动城市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农村转移,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引导企业向产业园区集聚,推动农村产业集中布局、集约发展、集群发展。
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五市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