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市政公用企业要按照产业化发展、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方向,在统一规划、统一服务质量标准、统一市场准入制度、统一价格收费监管制度的前提下,根据行业特点不同程度地引入市场机制,加快市场化进程。供水、供气、供热企业除管网部分要保持统一规划和国有控股经营外,其余均可通过吸收各种经济成分,改制为多元投资主体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在具备条件的大城市可采取生产和供应相分离的方式,组建一批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气源、水源和热源生产、销售公司,打破独家垄断,建立平等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同时,鼓励供水、供气、供热企业以资源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跨地区、跨部门组建企业集团。城市公交在加强行业管理的同时,要打破垄断,逐步实行政府特许,多元投资、多家经营,适度竞争。大型公交公司可改制为国家控股或参股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组建企业集团;出租车企业可以中小型为主,改制形式也可更加灵活多样,包括实行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职工买断、股份合作制、个人领办等。城市环卫、市政管养维护、园林绿化等单位要在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企事分开的基础上,逐步剥离经营职能、实行企业化经营。其中作业部分如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环卫设施建设等,可组建独立法人企业,并随着收费制度、价格改革的到位程度,逐步达到完全的企业化。事业管理部分实行按任务量拨付事业费,预算包干,节约留用,超支不补。市政公用企业的改制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逐步规范运作。
5、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推进科技进步,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是建设事业在新世纪快速发展的关键。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国有企业要在建设系统各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中走在前列。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广和应用国内外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采用先进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提高产品和工程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和发展后劲。今后对建设企业的资质管理,要突出对企业技术进步状况的考核。企业都要认真制订技术创新的规划和具体措施,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要成为技术创新的骨干。要重视技术创新的人才培养和信息储备,增加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大企业都要建立技术开发中心。企业董事会要聘请具有一定资格的专家参与经营决策。科研院所和设计单位改制成为科技企业后,要鼓励它们加入大型企业集团或与生产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