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及各县(区)政府,高新区、工业园区管委会。
14.搞好产业集聚区土地储备,推广建设多层标准厂房,积极推进开发区科技工业城标准厂房建设,创造“土地等项目、厂房等项目”的招商优势。
责任单位:市国土局及各县(区)政府,高新区、工业园区管委会。
15.坚定不移地按照“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的原则确定每个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大力引进同行业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大力引进一批关联度高、成长性强的中小型企业,形成各产业集聚区明晰的产业定位。每个产业集聚区完成产业投资10亿元以上,新培育3至5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商务局及各县(区)政府,高新区、工业园区管委会。
16.搭建服务平台。发展融资担保、现代物流、技能培训、科技研发、检测检验、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建设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公寓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增强产业集聚区配套服务能力。同时,落实省财政激励政策,执行直供电价。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政府金融办及各县(区)政府,高新区、工业园区管委会。
17.继续实行产业集聚区建设“月例会、季观摩、年评比”工作制度,将产业集聚区建设纳入县级领导班子综合考评和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严格考评,扎实推进。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政府办公室、市综合考评办。
18.支持中原油田、中原乙烯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努力打造四个百亿企业。以推动集聚、加快提升、促进合作为途径,强力推进列入省“转型升级双千工程”的宏业化工15万吨过碳酸钠、贝英数控公司数控机床生产线等项目建设,调优产业结构。加快建设濮阳县濮耐集团柳屯项目三期、范县龙马实业60万芯千米通信电缆、南乐县宏业生化1.5万吨精制糠醛、台前县民通华瑞纸业10万吨优质轻量纸、新三强纺织20万锭纱等项目。同时,强力推进中原大化10万吨特种聚丙烯、龙宇化工航天炉扩能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及各县(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
19.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使其占GDP的比重达到22%以上。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及各县(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
20.全面启动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规划建设,谋划和实施文化产业重大项目。举办濮阳国际精品杂技魔术节。规划建设国内首家杂技主题公园。对《水秀》进行二度创作,打造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精品力作。
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及各县(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