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以优质、高效、外向、生态、安全为方向,加快农业生产手段、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的现代化,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模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推进规模集约化生产。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机械化、设施化水平,强化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稳定粮食生产。
建设现代农产品加工体系。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延伸链条、培育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业比较效益,做大做强肉鸡、酒葡萄、玉米淀粉、水产、蔬菜、甘薯、生猪等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板栗、核桃、鲜果、林板、中药材、毛皮动物、特色水产养殖、薰衣草、紫甘薯等农业潜力产业,以工业化带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保障体系。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建立科技服务、农业信息等公共服务平台,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信息支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民市场化程度。健全农产品市场,拓宽流通渠道。
拓展农业外延。积极拓展农业休闲旅游、文化传承、生态维护等功能,丰富农业内涵,扩大农业外延。
(七)大力培育新兴产业。积极培育代表现代产业未来方向的文化创意、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实力,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支撑。
文化及创意产业。以我市与美国好莱坞电影制片公司签订“秦皇岛?好莱坞电影世界”意向协议为契机,进一步吸引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品牌企业和企业集团,重点发展文化传媒、动漫制作、创意产品研发、咨询策划、文博会展等行业。
总部经济。利用独特优势,明确总部经济发展方向,实现错位发展。以吸引省内和周边地区的大中型企业总部入驻为重点,发展驻地经济;积极发展跨国公司分支机构和区域总部;注重非生产型总部的培育和设立,大力发展“服务型总部经济”。
服务外包。以我市被列入全国跨国公司服务业外包试点城市、开发区被列为全省服务外包示范区为契机,把发展服务外包、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放在突出位置,全力打造成为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前沿和软件领域的集聚区。
四、保障措施
(一)加快推进产业聚集区(园区)建设。按照“发挥优势、合理布局、分类指导、适度超前”的原则,发挥中心城区和乡镇的辐射带动作用,科学规划建设产业聚集区。加快制定和完善产业聚集区发展规划,抓紧完成聚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区域环境评价等工作。对已经确定的12个产业聚集区(园区),进一步优化完善,加快建设。加大产业聚集区(园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度,完善配套服务功能。按照“一区一主业、区区有特色”原则,统筹谋划园区重点产业项目,引导各类企业和项目分类向不同园区集中,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研究建立园区利益收入分配调节机制,探索建立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经营、政府扶持、滚动发展的新型开发运行机制。同时,要着眼长远,深入研究拓展产业聚集区(园区)发展空间,谋划建设新的产业聚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