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汽车尾气治理。对尾气排放不达标的不予上路(责任单位:市国土环境资源局);加大对噪声和油烟排放,特别是夜市摊点、露天歌舞厅的噪声、油烟排放的管理。不达标者不允许营业(牵头单位: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责任单位:市国土环境资源局);城区车辆禁鸣喇叭(责任单位: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五)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卫生。
1.五小单位卫生管理。
认真贯彻执行《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对小浴室、小美容美发厅、小旅馆、小歌舞厅、小网吧等五小单位进行分类指导,做到证照齐全、经营规范。对经整治改后仍不能达标的五小单位依法予以处理(牵头单位:市卫生局,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各区管委会、各农场、市工商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
2.供水卫生管理。
规范管理自来水厂和二次供水。二次供水消毒由各业主聘请有资质的专业公司实施,水质监测由市疾控中心负责(牵头单位:市卫生局,责任单位: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
(六)食品卫生。
认真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一是加强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单位,特别是小餐馆的日常监督管理,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二是严格审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条件,把好许可办证关,对经营面积不达标的要依法予以查处;三是开展监督管理,努力完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硬件设施,确保食品卫生安全(牵头单位:市卫生局,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各区管委会、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工商局、三亚质量技术监督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各农场、各驻市单位)。
(七)传染病防治。
1.规范医疗废物的管理。医疗废物实行全封闭存放、运输,处理设备符合环保标准。医源性污水的处理排放符合国家要求(牵头单位:市国土环境资源局,责任单位:市卫生局)。
2.规范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责任单位:市卫生局)。
(八)病媒生物防制。
1.加强病媒生物防制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公共环境部分的设施建设纳入市财政预算,确保设施覆盖率要达到90%以上。同时加强四害设施维护(牵头单位:市爱卫办,责任单位:市财政局);餐饮、食品加工、食品储存和农贸市场等单位要按规范要求完善防四害设施(牵头单位:市卫生局,责任单位: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三亚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工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