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2月9日,湖南省纤维检验所执法人员查实常德市澧县棉麻公司所属小渡口轧花厂5个批次1880包共计169.6吨成包皮棉普遍掺有棉籽、籽棉,呈团或分层状况分布,有的棉包一打开,一团团棉籽随之流下。其中680包计57吨棉花中还掺有棉短绒。涉案金额高达203.52万元。执法人员查实这些棉花全部是该厂从澧县永丰、津市保河堤等非法棉花交易市场私商棉贩手中收购的。此案正在审查,并将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12月16日,国务院棉花打假督查组察看小渡口轧花厂现场情况时,澧县棉麻公司对小渡口轧花厂经营掺杂使假棉花百般进行辩解。
五、湖北省枣阳市棉麻分公司非法经销掺杂使假皮棉案
2000年11月23日,湖北省黄冈市纤维检验所查获枣阳市蔡阳镇棉麻分公司销往团风县棉花公司淋山河棉花采购站一批掺杂使假棉花,重22.8吨,标识为较高等级(429级)。经查证,这批棉花有75%是经漂白处理的劣质棉;有3.6%是不孕籽;有21.4%是低等级棉花(625级),属严重掺杂使假,以次充好。
经查实,这批掺杂使假棉花的销售经手人枣阳市棉麻公司蔡阳分公司检验组组长采取欺骗手段,使买方轻信这批棉花没有假货,并在运输途中又偷偷拿走已交给买方的购棉票据,行为极为恶劣。
六、河北省河间市棉纺厂与献县油棉厂互相勾结经营掺杂使假棉花案
2000年10月24日,执法人员监督检查发现,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棉纺厂非法库存一批掺杂使假棉花,经查实,共220包,计18.32吨,包包掺有棉短绒、不孕籽回收棉、籽棉、白色化纤等杂物。
调查表明,这批棉花是河北省献县第一油棉厂于2000年4月从河南滑县一个体户手中购进,献县第一油棉厂已经发现该批棉花有假,非但不举报,不依法追回损失,反而以假充真,再卖给河间棉纺厂。河间棉纺厂购销科长等人知假藏假,不仅在长达6个月时间里不举报,反而在执法人员依法查处时,怂恿不明真相的职工阻挠执法,购销科长本人还故意伤害执法人员。河北省纤检局已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河间市棉纺厂献县第一油棉厂作出严肃处理。涉嫌抗拒执法者被移送公安部门。
七、江苏省阜宁查封掺杂使假棉花受阻案
2000年12月8日下午,江苏盐城质量技术监督局执法人员查获一大卡车掺杂使假棉花。该批棉花标注高等级(131级),实际为低等级(428级),棉包内掺有油渍污染的劣质棉花下脚料和黑色垃圾碎屑。经查实,这批掺杂使假棉花共24吨,涉案金额30多万元。在进行异地封存时,一辆桑塔纳卧车(苏J00860)追来横在卡车前,王亚东等几人下车阻挠、推搡、殴打行政执法人员和随行记者。目前涉嫌经销掺杂使假棉花并妨碍执行公力的王亚东等三人已被公安机关拘留,案情正在进一步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