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10年烟叶生产工作的意见
(黔东南府发〔2009〕63号)
各县市人民政府,凯里经济开发区和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区管委会,州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
为加快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确保烟叶生产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结合我州实际,现就做好全州2010年烟叶生产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010年烤烟生产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打牢基础、突出特色、全面提升、创新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发展现代烟草农业为基本方向,坚持“严肃计划、调整布局、强化管理、抓好示范、突出特色、提升水平”的工作思路,以合同为主线,加强基础管理,全面提升整体生产均衡水平。
2010年烤烟生产收购计划安排应遵循以下原则:抵扣超收数量进行安排的原则;巩固提升西区质量、挖掘开发东区(天柱片区)特色的原则;优先安排基础条件好、种植水平高、相对集中连片100亩以上的原则;打基础、抓亮点、突特色、升水平的原则;生产扶持政策稳定的原则。
二、目标任务
2010年收购烟叶26.53万担,单产130公斤以上,上中等烟比例80%以上。计划实施烟水配套工程9.66万亩,计划投入8297万元。其中,烟草部门2009年度项目实施8.36万亩,投入6997万元,水利、发改2010年实施1.3万亩,投入1300万元;新建密集烤房1000座。抓好天柱片区的团结、平甫、红卫,三穗等溪,镇远江古,施秉上翁哨等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建设。(2010年烤烟生产收购计划安排见附表)。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计划种植,严格控制生产规模。一是严格执行种植计划。2010年全州生产收购计划遵照以上原则进行安排,各县(市)要严格按种植计划层层分解到县、乡、村,落实到农户。同时要用足用好计划资源,确保控得住、完得成。二是强化合同管理。各县(市)要严格按照“烟农申请、资格审查、数据核实、张榜公布”的合同签订程序,在移栽前与烟农签订合同,按照实际单产水平约定合同面积,建立烟农档案。凡签订合同的烟农要签订承诺书,有种植意向但无计划的农户,加强劝导改种其它作物。严格按合同组织育苗、供苗、移栽,严格核定种植农户、种烟丘块、落田株数,杜绝超合同、无合同种植。三是强化生产物资供应管理。要在逐户、逐项认真核实基础上,严格按照种植收购合同约定的面积供应物资,并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建立物资供应台帐,严禁超标准、超范围发放物资。四是进一步调整烟叶种植布局。要把有限的计划资源安排到规模集中、轮作安排合理、基础管理较好、种植水平相对较高、基础设施管护利用较好的烟区,强力推进连片规模种植。原则上每片种植规模要达100亩以上且相对集中连片,每个种烟乡(镇)要有3个以上规模较大集中片(区),有条件的可打破乡(镇)行政区域,扩大乡(镇)之间的连片规模。淘汰种植分散、规模较小、生产水平较低的种烟乡(镇)和村组,以提高烟叶种植集中度。加大烟地轮作,全州烟地轮作比例要达80%以上,布局调整要充分考虑烟地轮作条件,对连作多年发生严重病虫害、产量和质量下滑的烟地必须作强制性调整。要维护好职业烟农的种烟利益,加快组建新的生产组织模式,优先安排专业合作社、专业户,控制超大规模的单户种植,淘汰技术水平低、单产水平低、种植收益低、诚信度低的烟农,确保户均种植面积达10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