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拓宽融资渠道。引导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开发适应服务企业需要的金融产品,不断改进对服务业的金融服务。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债券等多渠道筹措资金。进一步推动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风险分担机制,鼓励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积极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对符合条件的服务业重点项目,积极向省级有关部门申报省重点投资项目,争取专项资金和财政贴息支持。
五、加快服务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各县(市、区)和市级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全市加快推动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密切配合、合力推进,促进全市服务业实现新突破。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各县(市、区)和市级行业主管部门要把服务业发展工作摆到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大力探索适合本地区、本行业服务业发展的新思路、新对策、新举措和新途径。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要按照有领导、有机构、有人员、有规划、有经费、有重点的“六有”要求,明确分工和责任,营造更加协调、齐抓共管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工作氛围。
(二)强化落实规划引导。市政府已印发《资阳市2009年-2015年服务业发展规划》,各县(市、区)以及商贸流通、综合交通、金融服务、信息服务、房地产、旅游等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已编制完成,明确了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支撑项目、政策保障。各县(市、区)和市级行业主管部门要以规划为指导,把发展任务细化分解为年度计划,落实目标责任,通过规划的实施,引导和促进全市服务业加快发展。
(三)重点突出项目支撑。围绕“一区两带四基地”推进和产业集聚区打造,突出项目生成、包装、储备机制,强化和健全项目要素保障机制。每年确定不少于60个服务业重大项目,落实项目责任主体、目标任务、时间进度和形象进度,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精心策划、包装、推出一批具有行业优势和区域特色的服务业重大项目,着力打造在区域内、行业内带动性强的亮点项目。认真研究、对接国家和省上有关政策和产业规划,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以高起点筛选、高标准规划、高质量推进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
(四)积极培育重点企业。要加快培育、引进和壮大一批社会效益高、示范作用明显的大型骨干企业和集团公司,促进服务业的集团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经营;建立重点企业培育联系制度,全市每年确定不少于30户服务业企业作为重点企业,要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增强企业的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对培育的重点企业,要在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土地供应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要大力实施服务业品牌工程,在品牌引进、品牌嫁接等方面实现突破,大力支持企业开展自主品牌建设,鼓励企业注册和使用自主商标,力争打造一批享誉国、省的企业品牌。商务部门要力争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流通企业品牌纳入国家专项资金扶持范围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