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必须依据法律规范要求按每一单元及岗位内容对应急救援设施配置情况与预案的情况进行符合性描述评价。
  2.7.4 现场告知情况调查与评价
  对告知栏设置、现场岗位检测浓度的告知、MSDS的存放、主要化学物料的危害特性与安全操作规程的上墙情况分析评价。
  2.7.5 现场清洁整齐度调查与评价
  对现场物件堆放是否有序,墙面、地面、设备表面的积尘和积灰情况分析,查看清洁卫生制度及其落实情况,对是否造成二次污染或二次扬尘进行评价。对于存在问题附图片证实。
  2.7.6 现场调查取证方法
  对机械通风设施、岗位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个体防护佩戴、现场告知(如警示标识、公告栏)等的设置状况尽量选择代表性岗位采用影像资料取证留档或作为报告附件增强描述分析清晰度。
  2.8 第八章 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分析与评价
  2.8.1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情况
  查阅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以及职业健康档案建立情况。
  2.8.2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根据岗位接触情况,分析应检人数以及应检项目,核查实检人数和实检项目,以及体检单位资质,将职业健康检测结果汇总如下表。
  例表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一览表
| 岗位工种 | 危害因素 | 应检 人数 | 实检 人数 | 目前 正常 | 其他健康 损害 | 复查 人数 | 禁忌证 人数 | 
|   |   |   |   |   |   |   |   | 
  分析评价评价职业健康检查率,检查项目和复查落实情况。
  2.8.3 职业禁忌证、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病病人的处置
  查阅资料,跟踪职业健康检查发现禁忌证、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病病人的处置情况,并分析处置是否符合
职业病防治法相关要求。
  2.9 第九章 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与评价
  2.9.1 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
  查阅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资料,核实人员培训持证上岗情况,根据单位规模、职业病危害状况、接触人数等分析评价该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人员配置的合理性。
  2.9.2 职业病防治计划、实施方案及执行情况
  查阅职业病防治计划、实施方案及执行情况资料,分析评价完善性和合理性。
  2.9.3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及执行情况
  强调安全卫生操作规程以及防护设施的维护保养制度,核实制度落实的各类记录资料。
  2.9.4 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
  查阅制度,核实制度是否明确执行部门、经费、具体实施计划,以及历年检测资料。分析评价制度的完善情况及其落实情况。
  2.9.5 职业病危害的告知情况
  查阅资料,核实合同告知岗位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及其可能的危害、防护措施及福利待遇等、公告栏形式告知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浓度等情况并分析评价。
  2.9.6 职业卫生培训情况
  查阅培训制度,培训教材,培训记录以及考卷等资料。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的内容应包括:
  (1)法律法规规定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2)各岗位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以及理化性质、对人体的危害特性;
  (3)各工序或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采用的卫生工程防护措施及其原理、操作规程及维护保养方法;
  (4)个体防护用品(防护手套、防毒口罩、防护眼镜、耳塞)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方法;
  (5)应急救援设施及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常识。
  对培训制定及其落实情况,包括培训内容、形式、对象、人数等进行分析评价。
  2.9.7 职业健康监护制度
  新建项目要完成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技改扩项目要求调查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的职业健康检查制度及落实情况。
  2.9.8 个体防护用品配置及使用制度
  制度调查:防护用品使用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
  查阅个体防护用品配置制度、日常发放以及监督管理的记录资料。
  例表 个体防护用品配置情况
  对个体防护用品的配置种类,数量,发放周期等制度以及落实发放和监管佩戴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2.9.9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设施及演练情况
  查阅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核实预案执行部门及演练情况等。
  例表 应急救援设施配置情况
  评价: 分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完善情况及其落实情况,以及现场调查应急救援设施配置的合理性等进行分析评价。
  2.9.10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制度及落实情况
  2.9.11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情况
  2.9.12 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
  包括职业卫生培训、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职业健康检查、个体防护用品配置、应急救援设施配置、防护设施维护保养等费用的预算及其落实情况。
  2.10 第十章建议
  2.10.1 整改性建议
  2.10.2 持续改进性建议
  2.10.3 预防性告知
  2.11第十一章 结论
  2.11.1 分项结论
| 项目 | 判断 | 存在问题简要说明 | 
| 1.总体设置 |   |   | 
| 1.1布局 |   |   | 
| 1.1.1选址 |   |   | 
| 1.1.2总体布局的功能分区及其方位 |   |   | 
| 1.1.3建筑物内功能分区及其方位 |   |   | 
| 1.1.4设备布局 |   |   | 
| 1.2建筑设计 |   |   | 
| 1.2.1防尘建筑设计 |   |   | 
| 1.2.2防毒建筑设计 |   |   | 
| 1.2.3防高温、防噪声建筑设计 |   |   | 
| 1.2.4其他特殊建筑设计要求 |   |   | 
| 1.2.5自然通风(朝向、间距、通风面积、屋顶气楼等) |   |   | 
| 1.2.6 内部间隔(通风与危害隔离要求) |   |   | 
| 1.2.7全室机械通风(配置情况与测试结果) |   |   | 
| 1.2.8采光照明 |   |   | 
| 1.2.9生活辅助设施 |   |   | 
| 1.3工艺与设备先进性分析 |   |   | 
| 1.3.1密闭化程度 |   |   | 
| 1.3.2自动化水平 |   |   | 
| 1.3.3设备材质及特殊要求(如泵/阀)类型 |   |   | 
| 2.职业卫生检测 |   |   | 
| 2.1检测结果分析(点合格率与岗位合格率) |   |   | 
| 2.2不合格点整改情况 |   |   | 
| 3.职业卫生防护设施 |   |   | 
| 3.1设施配置完全率 |   |   | 
| 3.2设施配置的适宜性 |   |   | 
| 3.3设施运行效果(完好率、风速风量测试合格率) |   |   | 
| 4.职业卫生现场管理 |   |   | 
| 4.1个体防护用品佩戴情况 |   |   | 
| 4.2警示标识设置情况 |   |   | 
| 4.3应急救援设施配置极其维护情况 |   |   | 
| 4.4现场告知 |   |   | 
| 4.5现场清洁卫生(防止二次扬尘等) |   |   | 
| 5职业健康监护 |   |   | 
| 5.1体检机构资质 |   |   | 
| 5.2应检与实检人数 |   |   | 
| 5.3应检项目与实检项目 |   |   | 
| 5.4禁忌证与职业病人处置 |   |   | 
| 5.5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   |   | 
| 6.职业卫生管理及其落实情况 |   |   | 
| 6.1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人员设置 |   |   | 
| 6.2职业病防治规划、实施方案及执行情况 |   |   | 
| 6.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及执行情况 |   |   | 
| 6.4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 |   |   | 
| 6.5职业病危害告知情况 |   |   | 
| 6.6 职业卫生培训情况 |   |   | 
| 6.7职业健康监护制度 |   |   | 
| 6.8个体劳动防护用品管理情况 |   |   | 
| 6.9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设施、应急预案及演练情况 |   |   | 
| 6.10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制度及落实情况 |   |   | 
| 6.11职业卫生档案管理情况 |   |   | 
| 6.12 职业卫生防护经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