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安全有效供应的意见
(宜府发〔2011〕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宜昌开发区管委会:
做好蔬菜生产和市场供应工作,对于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和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关于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宜昌实际,现就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安全有效供应提出如下意见:
一、把握发展思路,明确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加强生产能力建设、完善市场流通设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创新调控保障机制,形成特色鲜明的城郊精细菜、农区时令菜、高山反季菜、食用菌等四大蔬菜板块,促进全市蔬菜产业步入生产稳步发展、产销衔接顺畅、质量安全可靠、市场波动可控、农民稳定增收、居民得到实惠的可持续发展轨道。
(二)主要目标。全市蔬菜基地保有量稳定在65万亩以上,其中城郊菜地最低保有量达到6万亩以上(详见宜昌市菜地保有量分解表),本地应季蔬菜自给率逐步提高,市场蔬菜农残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蔬菜价格基本稳定,菜农收入稳步提高。到2015年,实现常年蔬菜播种面积150万亩以上,产量300万吨以上,蔬菜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
二、优化城郊菜地布局,提高自给率和抗风险能力
(三)确保完成城郊菜地最低保有量建设任务。通过新建一批、恢复一批、改造一批,全面完成城郊菜地最低保有量建设任务。立足周年均衡供应,促进基地功能配置,形成城郊、农区、高山多层次,设施栽培、露地种植多形式,加工、鲜销多用途的组合型城郊蔬菜基地发展格局,切实提高应对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四)大力推进基地建设达标升级和标准化生产。完善水、电、路、沟渠等生产基础设施,推广微灌滴灌节水技术、大棚保护地避灾栽培技术、病虫害无公害绿色防治技术,健全主要蔬菜产品标准和栽培技术规程。到2015年,建成夷陵区鸦鹊岭、当阳坝陵、枝江七星台、长阳贺家坪、兴山榛子5个专供城区的蔬菜大乡大镇和20个蔬菜标准园。
三、建立现代蔬菜产业体系,提高产业综合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