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加强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增强廉洁从政、廉洁从教意识,进一步完善教育管理制度,规范从政、从教行为,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建设一支廉洁、务实、高效的教育工作队伍,树立良好的教育行风,切实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三)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实施干部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工程。
1.探索有效培训方式,进一步提高全员培训质量。按照“立足区情,聚焦课改,广聚资源、形式多样、提高质量”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培训需求的调研,积极探索符合我区干部教师专业发展实际的培训方式方法。继续联合高校,吸纳市内外优质资源,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导,以兼职教师为主体,专兼结合的培训者队伍。采取分层培训、专题研修、以校组班、网络同步研修、参与式教学等多种方式,每年完成对每位教师72学时的全员培训(可集中或分散使用)。每年进行一次单项教师基本技能竞赛,对获奖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着力推进“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及培训工作的研究,围绕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重难点问题,对课程与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改革、评价与考试改革、学生学习质量分析与指导、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等带有全局性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将研究成果引入培训课程,使培训课程和内容更加符合中小学需求和干部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提升培训质量。
2.完善骨干教师培养体系,做大做强“双名”队伍。充分发挥首都教育资源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骨干教师的培训培养。每年选派15名优秀干部、市级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等到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名优中小学校进行脱产、做访问学者或浸润式培训;每年选40名市级骨干、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班主任、区级骨干教师等拜北京市名师为师,长期学习,接受指导;每年选派150名区级骨干等教师参加北京市研修工作站或脱产研修班学习。继续以“名师工作室”为依托,实施“十、百、千”名师带动引领工程。在目前23个名师工作室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所有学科以及校长工作室,充分发挥名优干部、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分级、分类组织开办骨干校长、骨干班主任、各学科骨干教师高研班。5年内,为所有区级骨干以上教师、班主任提供一次脱产学习或高级研修的机会。
3.加强管理与引导,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要求国家级骨干教师、区学科首席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做到“八有”,即:一有三年自主发展计划,明确发展目标、完成时间、保证措施;二有培养对象,每三年为一个周期,相对固定1-3名青年教师为传、帮、带的对象;三有教科研课题,每三年至少主持1项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四有研究课、示范课或专题学术讲座,每学期至少有一节(次)区级以上的研究课、示范课或专题学术讲座;五有研究室或工作室,定期进行区内外的研讨和交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六有论文成果,每年至少要有一篇高水平的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七有论著成果,在任期内至少独立承担或与他人合作撰写出版教学论著;八有网页展示,在顺义教育信息网上有自己的专栏,展示自己的教育教学成果。市级、区级骨干教师参照上述标准执行,任期内优秀校长、市级骨干教师、区级学科带头人、十佳班主任至少完成“五有”目标;区园丁新星、区级骨干等至少完成“四有”目标。各级各类骨干完成以上目标作为参评下一届骨干的必要条件之一。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