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中小型工业企业
对规模较小和产品技术含量较低的中小型工业企业,要以标准化手段扩大生产规模,改进生产工艺,建立健全以产品标准为主体,原材料、半成品标准为补充的技术标准体系,消灭无标生产,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三)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1. 建立健全从原料验收、生产加工、包装贮运到销售消费全过程的消费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强对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消费品品质分析测试技术与方法等基础标准研究和制定。
2. 建立健全从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到餐饮消费全过程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开展食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安全卫生限量、品质分析测试技术与方法等基础标准研究和制定;加强食品生产企业的标准注册登记管理工作;对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的餐饮服务经营单位全面实施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加强食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力度;加大食品质量安全标准监督检查力度,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四)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
1. 建立健全以优质、特色、生态农产品为主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适时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农业投入品风险评估技术要求、环境和动植物安全风险评估技术要求;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认定认证,鼓励有机、绿色食品农产品生产认定认证,推动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技术标准的实施;推广良好农业规范认证(GAP认证)。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2. 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建立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标准化,建立农产品生产经营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标准,建立监测监控体系,引导示范企业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对农产品生产、经营和管理者进行标准化和质量安全培训,大力推广“公司+农户+标准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标准化”等模式,增强示范的影响力和辐射带动作用。
3. 围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建立健全高效、优质、生态、安全农产品为主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在黄瓜、火龙果、荔枝、香蕉、对虾、大蚝等特色优势产业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促进常规农业技术的改造升级,支撑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4. 研究制定动植物遗传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标准,大力推广动植物优良新品种。加强生物技术应用的技术标准研究,促进农业品种更新换代。研究制定主要农作物轻简栽培、精确农业等高产高效栽培和畜禽水产规模化高效健康养殖的技术规程,发展和推广高产高效农业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