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建立测温制度。对居民反映供热温度情况,本着公正、便民、及时的原则进行温度检测,测温结果要经供热管理部门审定和备案,管理部门要提出处理意见并监督落实。
要加强合同管理,供热企业应与用热户签订供用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供热管理部门要将供热企业与用热户签订供热用合同情况纳入供热企业诚信评估体系。
(四)落实安全防范措施。供热的安全运行关系到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责任重大。供热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供热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监管供热企业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保障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供热企业生产和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供热管理部门要制定安全生产紧急情况应对预案,建立健全安全预警和应急救援工作机制。要制定特殊情况下的临时接管的应急预案。实施临时接管,应得到当地政府的批准。
(五)强化成本监管。成本监管是合理确定供热价格,促进企业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各地供热管理部门要会同物价部门加强对供热成本监管。同时各地要科学地对供热价格的构成进行分析,特别要加强对供热价格中管网维护维修部分的监管,按一定的比例从热价中提取,实施专户储存,保证专款专用,为确保供热管网的安全提供制度和资金的保障。
三、切实加强对供热监管的组织领导
供热行业监管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各地要切实加强对供热行业监管的组织领导。
(一)转变管理方式,落实监管职责。各地要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尽快从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转向为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公共服务,建立起完善的监管体系和工作机制。市、县人民政府供热主管部门是供热行业监管的执行机构,要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对本行政区域内供热行业准入、运营、退出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管。
(二)完善法规制度,依法实施监管。各地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监管程序、监管标准和监管措施,明确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职责范围和监管方式,依法实施监管。各级供热管理部门要结合供热行业发展的实际,注重加强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为供热行业的监管工作提供法律法规保障和技术支持。
(三)健全监管机构,加强能力建设。供热行业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工作量大,监管的主要工作和责任在地方政府,市、县政府要整合行政资源,逐步建立统一的供热监管机构,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法规、统一标准、统一监管的管理体制,切实解决监管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责不清、效率低下、监管成本高等问题。供热管理部门要按照城市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履行职责,落实监管责任,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完善监管手段,强化工作人员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监管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