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如何着眼于发展代表国际大都市形象的运动强项,巩固优势项目,加强潜优项目,突破弱势项目。
4、走可持续发展和精品战略之路,全面提升上海在国际体坛上的竞争实力。
5、改进体育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从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充分发挥业余体校的独特优势和主渠道作用。
6、加强青少年的科学选材工作,提高成才率。对重点运动项目进行科学合理地配置,使之形成紧密的梯队结构。
7、以新的训练和管理思路,加大对上海竞技体育资源配置和项目布局整合优化以及人才集聚的研究。
8、探索利用社会资源办队(区办市队、俱乐部合办、企业合办、国际协会合作办学组队等)模式,大力发展职业体育。
四、体育产业
1、探索和创新上海举办具有影响大、辐射广的国际体育品牌赛事。
2、逐步建立起上海健身服务业、竞赛表演业、体育彩票业和体育用品业为支柱的体育产业体系,不断增加体育市场供给,向人民群众提供健康有益的体育产品。
3、如何充分利用和拓宽上海景观资源(黄浦江苏州河、崇明、浦东临港、青浦淀山湖、金山沙滩等),打造国际体育知名的景观赛事。
4、探索上海建设国际体育商务知名品牌的研究(知名国际体育组织机构、国际体育知名公司集聚地)。
5、探索上海打造世界一流体育娱乐中心,提升上海体育开放度和多样性的研究。
6、推进体育产业多元化发展与产业园区规划布局,壮大上海体育产业规模和整体实力的研究。
7、探索体育发展政策保障机制,如完善体育市场准入、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工商管理、投融资、人才建设等方面政策措施,全面放开体育市场,鼓励社会力量办体育。
8、对体育赛事实行专业策划、专业操作、专业营销和专业服务的研究。
9、深化国际体育交流,拓展上海体育对外交流广度和深度的研究。
五、体育管理
1、探索上海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管理的研究。
2、探索对区县体育工作综合评估或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
3、加强上海体育法制建设的对策研究,改变上海体育立法、体育政策相对滞后的现状,为上海体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4、构建具有“海派风格、上海特色、东方气派”的体育文化环境的研究。
lar_601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