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关于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的意见》的实施意见

  4.提高农机维修能力。加大对农机维修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充分发挥农机生产企业、社会维修网点、农机合作组织以及行业协会的作用,整合优化资源,逐步建立以农机企业为主体、社会维修网点为补充、农机合作社维修点为基础的新型农机维修服务网络。加强省级农机节能与维修技术指导中心和市、县及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建设,积极开展高性能农机具的维修,满足新机具、新技术推广需要。大力推广应用农业部农机维修节能减排十项技术,推进农机生产企业维修能力认定工作。严格维修市场准入,提高维修网点持证率,强化维修配件市场监管,打击生产和经营假冒伪劣农机配件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5.提高信息服务能力。加强农机信息化体系建设,以信息化提升农机化。进一步开发和提升“江苏省农业机械化信息网”和“江苏平安农机通信息服务网”等载体的社会服务功能,建立完善农机管理、科技推广单位和农机户、农机企业的信息共享平台。加快农机作业信息服务、推广培训、管理调度平台和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及时发布作业需求、价格行情、天气资讯、油料供应、维修服务等实用信息,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开展3S(GPS、 GIS、RS)、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农机化领域试验示范和应用,提高装备信息化水平。
  (六)农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行动。
  1.加强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加强资源整合,建立以省级培训基地为核心,市县农机化技术学校为主体,农机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以及农机合作社为补充的多层次、分重点的农机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十二五”期间,全省建设一个省级农机化教育培训中心、30所规范化农机化学校。
  2.创新培养模式。以组织实施六大工程(“农机管理人员能力提升工程”、“农机科技推广人员复训工程”、“农机实用人才职业技能开发工程”、“农机安全监理人员教育工程”、“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培训工程”、“农机培训师资进修工程”)为重点,积极开展境外培训、高等院校培训和农机化学校培训等多层次培训模式。“十二五”期间,每年新增持农机职业技能证书的农机人员2万人,完成全省三支队伍人才培训80万人次。
  3.完善人才评价机制。结合农机化工作实际,逐步完善农机管理人才、农机实用人才和农机科技人才评价评价标准,通过开展职称评审、组织技能竞赛、组织项目攻关等形式,选拔一批农机高层次人才,改善农机化人才队伍结构,努力打造一支技能娴熟的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一支业务精通的农机科技人才队伍,锻造一支素质全面的农机管理人才队伍。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