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坚持完善修订原有制度与制度创新相结合,把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做法上升为制度,把行之有效的措施转化为制度,把通过案例剖析得出的规律性认识运用于制度,用制度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增强制度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按照“强化群众监督、推进政务公开”的思路,结合税收工作实际,积极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
--切实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按照制度执行的程序和环节,对制度执行进行责任分工分解,明确每一环节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执行要求和落实时限,增强反腐倡廉制度的可执行性。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问责追究,对制度执行不力、不按制度办事的,坚决追究责任,切实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认真落实各项廉政制度。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廉政准则》、党员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收入申报、民主评议、警示训诫、经济责任审计等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在履职、决策、执法、用权、管人等方面的自律措施和办法。研究探索领导干部财产申报、职务消费方面的制度;严格落实税务人员廉洁从政、税收执法管理、税务行政管理制度;切实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用人失察、行为失范和责任失职,用制度落实保障党员领导干部和地税人员政治安全。
(十)强化两权运行监督制约。实施“科技防腐”战略,推进电子监察管理系统。坚持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相结合,把监督制约贯穿于权力运行全过程,最大程度减少和遏制权力“寻租”机会,充分发挥监督在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中的关键作用。
--增强两权监督制约的科技含量。运用信息技术实施科技治权,以秦税信息化工程为依托,以两权运行的关键环节、重点岗位和重要领域为重点,专项研发软件和模块,通过对各职各类人员权限设置等电子管控手段,加强对税额审定、税款征收、税收管理、税务稽查、行政处罚等执法权限以及人事、财务、基建、资产等管理权限的监督。逐步建立廉政监督数字化平台,实现两权监督、行政效能监察、执法监察、案件管理、廉政档案、警示训诫防线建设以及对干部廉洁自律情况民主测评、行风问卷调查等工作的电子化和网络化。
--强化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群众工作纪律、落实《廉政准则》、落实民主集中制、领导班子议事规则、民主生活会制度、经济责任审计、班子主要负责人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基建及末位发言等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克己奉公、廉洁从政。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