⒍做好汛期学校安全管理。每年汛期前夕,教育部门和各学校要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学校和重点教室进行检查,特别注意检查原B、C级危房和受雨水侵蚀新产生的危房隐患,对于地质情况复杂的地方,要密切关注,发现事故隐患,要及时组织师生撤离,确保师生安全。
⒎加强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学校要加强学生运动安全知识教育,加强教学组织,严明活动纪律,及时制止体育活动中嬉闹、涣散的现象。体育教学活动必须按规范做好准备活动,不得组织学生从事危险性游戏活动,不得组织学生到非正式游泳场游泳,要教育学生暑期不得到非正式游泳场游泳,组织学生到游泳池游泳必须严密组织,加强安全监护和救护,严防事故发生。
⒏加强对易燃、易爆、剧毒、强腐蚀性等危险品的管理。对于易燃、易爆、剧毒、强腐蚀性等危险品,学校必须明确科室归口统一管理,并选派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熟悉相关业务知识的人员专门负责,按规定存放,实行双人双锁制度。中小学原则上不得购买危险品,因实验所需必须购买的,必须依法办理相关手续;使用危险品时,必须有专人审批,限量发放,对领、用、剩、废、耗的数量必须详细记录,及时处理用剩物品;严禁任何人私自将危险品带出保管室或实验室。
(二)建立健全校内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
学校要建立校长负责制的校内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健全校内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学校要健全门卫制度,建立校外人员入校的登记或验证制度;建立校内安全定期检查制度和危房报告制度,及时排除安全防患或者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和工作责任制,保证消防设施和器材能够有效使用;建立用水、用电、用气等相关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维修和更换;严格执行国家关于饮食卫生的规定,保证食堂饮食卫生安全;按照国家规定配备合格的医务(保健)人员,购买必需的急救器材和药品;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严格建立危险化学品、放射物质的购买、保管、使用、登记、注销等制度;建立学生安全信息通报制度,将上下学时间等事关学生安全的信息及时告知监护人;建立安全管理工作档案,作为实施安全管理工作目标考核、责任追究和事故处理的重要依据。有寄宿生的学校应当建立住宿学生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人负责住宿学生的生活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对学生宿舍实行夜间巡查、值班制度,并针对女生宿舍安全管理工作的特点,加强对女生宿舍的安全管理。要建立社会实践活动各环节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社会实践活动师生的安全。学校要在师生中大力开展珍惜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建立心理健康咨询、辅导、跟踪、干预等机制。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