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苏省农业资源开发局、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3、排水系统健全,排水出路通畅。排水系统应据地形条件,按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就近排泄,力争自流的原则布置。各级排水明沟宜相互垂直布置,排水系统路宜短而直。排水沟道断面及坡度设计合理;未级固定排水沟的深度和间距,符合当地机耕作业有农作物对地下水位的要求。有降渍或控制地下不位要求的田间排水明沟,若要衬砌,衬砌材料的渗透系数应不小于土壤渗透系数。

  (三)配套建筑工程

  1、农田中沟以上建筑配套率和完好率达到100%,田间灌排工程配套率和完好率在90%以上,建筑物性能与技术指标达到规范标准。

  2、优化布置配套建筑工程。农桥宜与节制闸、涵洞、渡槽等建筑物结合布置。涵、闸、渡槽根据地形和灌排需要设置。直接.从水源引水的渠道进口处宜设置的进水闸,分水渠道进口处家分为水闸,骨干排水沟有蓄水要求时出口段宜设排水闸,圩区内外河交界的内河口宜设置圩口闸。填方渠道跨越排水沟或穿越填水道路时,可在渠下或路下设置涵洞。渠道跨越洼地或其他河,沟,渠,不宜采用涵洞时,可选用渡槽,渡槽和涵洞均不宜时,可采用倒虹吸。沟渠经过高程差超过20厘米的地段时,宜设置跌水或陡坡。

  二、农业措施标准

  (一)农田工程

  1、农田集中连片,在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田地相对集中连片,以有林道路或较大沟渠为基准形成格田,以满足农业机械和田间管理要求。条田面积准北平原区200亩以上,其他平原区100亩上,丘陵区50亩以上。

  2、土地平整。水田田面平整达到3厘米以内。丘陵区修建好排水沟、汇洪沟,防止水土流失,农田水土流失治理达标率达90%以上。

  (二)土壤改良

  1、通过施有农家肥,秸秆还田等措施对土壤进行培肥改良,使土壤中各类微生物均衡,理化性状协调,通透性适宜。粘性达大的土壤改良家加细砂或碎石,以改善土壤排水状况。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水旱轮作区应达到每公斤20克以上,旱作区达到每公斤16克以上。一般农田耕作层厚度达到25厘米以上,脊薄农田耕作层百度宜达到20厘米以上,地表以下1米土体无明显障碍层。

  2、改革耕作制度,实行水旱轮作,隔年水旱轮作,改善土壤结构,减少或消除酸碱毒害物质。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的使用符合无公害或绿色食品生产规范,规程的要求。

  (三)良种繁育推广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