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通知


  (三十)强化民办学校内部管理

  规范民办学校法人登记。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科学、民主、相互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规范民办学校董事会(理事会)和校长职权,推行监事会制度,落实民办学校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依法保障民办教师合法权益。健全民办学校财务会计制度,严格财务收支管理。发挥家长委员会在民办学校办学中的作用。鼓励民办学校在岗位设置、师生管理、班级体制、教学管理等学校内部民主管理进行创新。

第十二章 教育开放

  (三十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把握教育国际化的目标定位,努力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年轻一代,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知晓国际规则并能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在基础教育阶段设立若干所中外学生融合的学校,促进中外学生的文化认知,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加大引进海外智力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力度,加强中外文化、教育的融合。加强和改进外语教学,普遍增强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加大双语教学课程比例。

  (三十二)推进中外合作办学

  有计划有步骤发展高质量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鼓励高校探索与国际知名大学共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制度和模式。探索高中阶段中外合作办学,开展国际高中合作项目,整合高中国际课程。优先发展职业教育领域的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际权威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办学模式和考核标准,大力开展国际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培养适应国际劳务市场需求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加大国际学校的扶持力度,吸引更多的境外适龄学生在南京的国际学校和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就读,为在宁外籍人员子女教育提供完善的服务。

  (三十三)提高交流合作水平

  进一步扩大教育开放,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拓展学生国际文化教育交流项目,鼓励和支持南京学生到境外学校进行长短期的交流活动及参与各种国际性的文化、科技、艺术活动和体育赛事。推进市、区两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与境外相应的教育主管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各级各类学校与境外学校之间建立友好交流关系。有条件的学校要实现国际交流网络化、经常化,提升师生的国际交往能力。加强境外教师培训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海外基地在加强教师(校长)海外培训、强化汉语推广、拓展教育国际交流渠道、扩大教育国际合作等方面的作用。办好海外孔子课堂,提升汉语推广质量,传播中国文化,扩大南京教育的国际影响。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合作与交流,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涵,提高合作成效。

  加强教育区域合作,推动长三角教育联动发展,促进南京都市圈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增强南京教育的辐射带动作用。

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

第十三章 组织领导

  (三十四)加强对教育事业的领导

  为实现南京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目标,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落实各级政府的责任,把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作为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规划、财政、舆论等支持,营造和谐、健康、稳定、有序的教育发展环境。

  建立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工负责,党政机关协调管理的责任体系。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把教育改革和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建立教育发展问责制,把教育发展情况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绩效考核范围,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健全党委、政府定期专题研究教育工作制度,完善各级政府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报告教育工作制度,建立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定点联系学校制度。

  (三十五)提高教育决策水平

  健全政府教育决策机制,完善决策程序,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成立南京市政府教育决策咨询委员会,建立教育决策研究中心,开展教育决策咨询研究。坚持教育决策调研制度,充分发挥各方面专家在全市重大教育决策和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育资源配置等涉及民生的重大事项,应通过适当途径向社会公布,充分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必要时可组织听证。加强教育规划工作,建立规划动态调整和实施机制。进一步改变政府对学校的管理模式,发挥规划引导、政策导向、行业准入、资金拨付、信息发布等调控机制的作用。

  (三十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加强学校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教师、党员领导干部、教育管理者做到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增强、作风进一步改进。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把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纳入教育系统党建工作整体规划,进一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广大师生。扎实推进“强基”工程,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作用。深入推进“三高五好”党建活动,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加强学校领导干部队伍建设,选准配强学校党组织带头人。强化基层党员干部素质建设,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建设。创新农村中小学、民办学校党建工作。加强在优秀青年教师、优秀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重视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工作。

  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完善体现教育系统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监督和管理,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坚持从严治教、规范管理,积极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校务公开,促进教育系统行风建设。

  (三十七)维护教育和谐稳定

  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加强校园周边综合治理,落实属地负责的学校安全稳定责任,为青少年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进一步加强出版、影视、网络的监管,为青少年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将学校安全管理进一步系统化、制度化。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建立保障学校安全稳定的长效机制。全市幼儿园门禁系统全部安装到位,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幼儿园保安配备到位。学校各类安保设施达到《南京市学校安保设施基本配备标准》的要求。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使校舍安全工程成为科学设计和高质量建设的“精品工程”。

第十四章 队伍建设

  (三十八)构筑教师人才资源高地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