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五)生物医药。以生物技术为龙头,大力推进疫苗、血液制品、诊断检测试剂、医疗器械的研发和产业化、规模化,将我省建成国家重要的生物医药创新和产业化基地。着力开发基因工程药物、抗体药物、预防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新型疫苗、危重传染病的快速体外诊断试剂。支持包括中西药物新剂型、生物医药中间体特别是抗生素领域中间体的产业化,支持传统中药工艺的现代化技术改造。利用生物技术解决现有血液制品血源短缺的瓶颈,突破哺乳动物细胞无血清大规模培养的关键技术,多肽和蛋白质纯化的关键技术,引导生物发酵在药物研发方面的广泛应用。鼓励自主创新,扶持先导化合物结构优化设计和活性化合物高效合成,进一步加强与完善新药药理学研究及毒理学评价体系建设。
  (六)节能环保装备。加快节能环保重点工程建设,提升装备制造技术和服务水平,逐步形成自贡节能环保装备研发制造基地、攀枝花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基地、遂宁资阳西部高效照明产业基地、金堂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绵阳节能家电产品制造和废旧家电回收利用基地、内江西南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基地等6大分工明确、特色鲜明、具有区域和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将我省建设成为全国节能环保技术装备研制基地,推动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突破高效清洁燃烧技术、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技术、高炉炉顶压差发电、纯烧高炉煤气发电、纯低温余热发电、有机废水处理等关键技术,带动能效整体水平的提高。以节能装备、资源循环利用装备、环保装备产业为重点,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再制造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高效节能技术产品,开发节能电器、半导体照明(LED)、无极灯等绿色照明产品。
  专栏2 战略性新兴产业“611”计划
  “611”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突破60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100个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的重点产品,培育10户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龙头企业。
  重点突破的技术。宽带无线与移动通信技术、三网融合关键技术、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技术、等离子显示技术、三代核电核岛主设备制造技术、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新型核燃料元件制造技术、飞机协同设计与敏捷管理技术、大型客机航电综合监视系统技术、“北斗二代”高灵敏度芯片技术、高强高韧高温钛合金及高档钛材生产技术、氟材料产业化及应用技术、特种工程塑料产业化及应用技术、纤维级聚苯硫醚树脂质量控制技术、芳纶等高性能纤维产业化技术、疫苗规模化生产和纯化关键技术、中药饮片小包装压块技术、缓控释药系统技术、磁共振医学成像检测技术、高效照明产品制造技术、节能机电设备制造技术、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技术等。
  重点打造的产品。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等离子显示面板、LED 芯片及外延片、微型系统级芯片、百万千瓦级先进压水堆和高温气冷核电设备、核电主管道、核电控制棒驱动机构、兆瓦级以上风电机组关键零部件、航空导航系统、北斗卫星民用导航终端、高铁安全维护仪器和设备、大型数控精密加工中心、钒钛合金、高档钛材、高档专用钛白、有机氟材料、有机硅材料、聚苯硫醚、聚芳醚醚腈、芳纶、疫苗、小包装中药饮片、化学药原创药物、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高分辨扫描的磁共振系统等新型产品、高效节能照明产品、高效节能电机、高效节能风机、烟气脱硫及脱硝成套设备等。

第三节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坚持以规模化、品牌化、高端化为发展指向,加快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提升传统产业整体竞争力。
  (一)机械。用信息化技术和绿色制造工艺技术改造提升传
  统机械工业,进一步推动机械工业管理和服务现代化,积极发展机电液一体化产品,提升产品水平、质量和可靠性,在研发提升重大技术成套装备水平的同时,大力提升和发展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及基础材料,努力推进我省机械产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大力提升铸造、锻压、热处理、焊接、表面工程和切削加工等基础制造工艺,推进机械工业所需的小批量、特种优质专用基础材料攻关,提高“四川造”成套机械设备大型铸锻件、基础零部件、基础工模具、关键原材料省内配套能力。
  (二)冶金(有色)。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水电资源优势,以开放和技术创新为抓手,在壮大普通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产品规模的同时,全力发展高性能有色金属新材料,实现产业产品升级,努力打造中国西部的稀有金属工业强省和水电冶炼一体化有色金属产品生产大省。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突破低品位难选矿采选、金属冶炼、连铸连轧、不锈钢深加工和型材锻造等关键技术瓶颈,提升工艺装备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强行业准入管理,积极推广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工艺,大力淘汰落后产品与产能,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高性能、特殊用钢铁产品,开发板、带、箔等高性能高精度铝材、铜材和铜、铝、铅、钼、锌、镁合金及制品,推进产业产品链的延伸和产品结构升级。
  (三)建材。尽快形成我省建材工业的产业聚集力、要素转化力、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带动力,使四川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建材产业基地和建材物资交易中心。大力推广浮法玻璃、玻璃纤维、建筑陶瓷纯氧燃烧技术,推广窑炉余热回收利用、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提高资源循环利用和节能减排水平。以水泥、平板玻璃等产业为重点,切实加强行业准入管理。加大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新型建材、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和特殊功能型、节能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建筑材料,化解部分行业产能结构性过剩矛盾。
  (四)轻工。加快运用高效节能装备、信息化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改造传统轻工产业,提升造纸、制革、日用玻陶及制盐等行业的规模化水平。提升家具、鞋业等原创设计水平。推动半导体技术、变频技术在照明灯具、家用电器行业的应用,大力发展 LED灯、无极灯等新一代节能光源和智能变频、节能节水等资源节约型家用电器产品。推动改性技术在塑料行业的应用,发展可降解塑料和特种功能型塑料制品。
  (五)纺织。突破宽幅印染、高档服装面料、高性能化学纤维、苎麻染织、生物质纤维材料产业化等关键技术,推广新型清洁、节水型印染设备及新型节能减排技术,提升纺织业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大力发展品牌服装、家纺制品等高附加值产品,积极发展产业用过滤除尘、医用、特殊装饰用纺织品。

第五章 转变工业发展方式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