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池市人民政府关于河池市城镇区环境绿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3.第三期:2016-2020年

  城镇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5%;建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绿地率达到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

  (二)形成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

  至2020年,我市森林生态基础设施全面得到加强,每座城区建立森林生态旅游基地2个以上,每座镇区建立森林生态旅游基地1个以上,每座城镇区建有两个公园以上,建有一定规模的街心公园或广场,建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实现多数城镇居民出行平均200米内有休闲绿地,城镇居民点四旁全部绿化,城镇区周边裸露的山体全部绿化,形成喀斯特森林植被。

  三、工作重点

  (一)稳步增加森林资源总量。

  一是加强造林补绿。充分利用现有空余林地资源,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工作。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珠江防护林工程、石漠化治理工程、生态能源工程及河池市中心城区绿化工程等,挖掘现有林业用地资源潜力。二是开发丘陵岗地。充分开发城镇周边的丘陵资源,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高效经济林或苗木、花卉产业。三是适度扩大林业用地。结合城镇总体规划(或修编)对生态重要地区、敏感区进行适当调整,扩大林业用地面积,增加林业资源总量。四是加强林木管理抚育,大力开展中幼龄林抚育工程,促进新造林迅速成林,稀疏林地郁闭度达到0.2以上。力争2020年之前我市森林覆盖率每年增加0.5个百分点以上。

  (二)建立城镇区完善的森林生态网络。

  加大城镇区森林生态网络建设力度,做好“水、路、庭院”文章,努力形成岸成带、路成线、院成绿、点成景的绿化景观,使广大城镇居民能够接触到绿、观赏到景。

  一是推进水体林网化。实施城镇区域河(江)段两岸的生态保护和近自然水岸绿化,形成良好的水源涵养保护林网和森林生态走廊。着力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一江两岸”绿化美化景观。利用城市区域内河流,构筑城市绿色廊道。根据国家绿化标准,在城市新区内河流两岸必须保证30-50米以上的绿化带。要疏通河道,在水量满足通行的河道上开行造型优美的旅游观光船,与河岸的绿色廊道一起构成绿色生态景观。

  二是推进道路林网化。沿境内铁路、高速公路等快速通道,国、省干线公路和城镇区道开展造林绿化,加大生态公益林建设,形成绿色通道网络。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