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强调度和管理,保障生活生产用电和用水
针对水力发电锐减、用电需求持续旺盛,电力供求矛盾突出的现状,全区各级各部门要紧紧抓住南方电网公司调减全省“西电东送”电量支持抗旱保电和生产自救的有利时机,立足当前,认真组织好有序用电,实现科学管理,有效调度。在优先保证抗旱应急用电、群众生活用水用电、春耕生产用电的前提下,切实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用电。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淘汰落后产能,要限制或停止供电。
要切实加强对现有水资源的调度和管理,确保水资源调配科学合理,把有限的水用到刀刃上,优先保障人畜饮水和春耕春种用水需要。在此前提下,认真组织和保障企业生产用水。要引导企业开展节水技术改造,在生产中做到集约用水、节约用水,加切实提高循环水利用率,对有循环处理系统的企业,工业废水必须经过再循环、再处理和再利用,并提前做好应急水源建设工作。
三、抓好企业正常生产,确保电煤供需平衡
各级各部门要主动适应当前经济回暖、市场需求回升的形势,千方百计组织企业正常生产,切实抓好电煤生产和煤炭供应工作,扭转当前电煤库存下滑的局面。一是组织好煤炭生产,督促煤矿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全面恢复生产,努力增加煤炭产量和有效供给;二是尽快组织辖区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全面复产、达产;三是发电企业要积极开拓市场,寻找煤源,切实加强电煤采购和储备,保持机组正常运行;四是继续落实好县、市(区)电煤供应协调的主体责任,特别是目前电煤库存不足的纳雍、黔西两县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尽快扭转被动局面;五是督促相关煤电企业双方抓紧签订电煤供应合同,确保4月上旬前全部签完。要组织煤炭企业按时完成地区电煤办下达的电煤供应任务,确保电厂电煤供应。
四、加强水煤电油运的应急管理,确保燃油等生产要素有序供应
各级各部门要根据抗旱救灾和企业生产对水、煤、电、油、运输等生产要素的需求,制定应急预案。各县、市(区)要组织和协调抗旱所需电力和燃油供应,指定一至二个加油站作为抗旱应急专用。在做好抗长旱、抗大旱各项工作准备的基础上,超前谋划汛期防大汛、抗大涝的生产和应急准备工作。
五、强化工业经济运行调度,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