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委、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点

  3、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稳定粮食生产,完成粮食播面52万亩,实现粮食总产量14.9万吨;种植油菜12万亩,产量1.21万吨。按照“稳控面积、主攻质量、彰显特色、增加效益”的要求发展烤烟,实现产量5.9万担,税收1千万元以上。积极发展果蔬产业,发展无公害蔬菜1万亩,建成高标准蔬菜基地0.5万亩,新建优质核桃基地0.5万亩,重点抓好朗溪、板溪、峨岭、中坝、新寨果蔬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观光农业,重点围绕杭瑞高速公路、梵净山环线公路,建成观光果园500亩、油菜5000亩、无公害茶园1500亩、竹子2万亩、特种养殖园3个。积极引导红薯粉、酸芋荷、山野菜、土司食品等农特产品深加工。加快农村能源建设,建成沼气池2500口。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实施好杉树“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后续工作,抓好全县面上的“整村推进”工作,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万人。认真实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加快工业经济带和集聚区建设,为推进新型工业率先跨越构建平台。
  牢固树立“抓工业就是抓跨越”的意识,坚持围绕资源办工业、围绕农业办工业、围绕旅游办工业、围绕市场办工业,按照“产业集聚发展,企业集中布局,土地集约利用,资源节约使用,污染集中治理”的要求,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要素整合等方式,大力推进以锰、钒为重点的东北部工业经济带、以农副产品加工为重点的特色食品工业集聚区、以水泥生产为重点的建材工业集聚区建设。完成“一带两区”总体规划,预留好集聚区用地,制定集聚区建设具体实施方案,建立集聚区管理机制。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筹集资金1000万元以上,率先实施特色食品工业集聚区“三通一平”建设。加快主导产业的集聚和培育,努力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以专业化协作企业为基础的产业集群,力争引进3家企业入驻特色食品工业集聚区。精心编制石材产业发展规划,充分依托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石材产业。着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年产4000吨五氧化二钒一期工程、恒丰锰业二期扩建。抓好年产1亿只包装袋系列产品项目、年产3000万块多孔节能砖及120万平方米彩钢瓦项目、年产30万吨重钙粉及200万立方米型材项目、年产8000吨肉类加工项目建设工作。抓好梵净山金顶水泥、云阳锰业、恒丰锰业等重点规模企业的生产运行,实行定期分析调度制。完善县领导联系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制度和县级财政工业发展基金管理、使用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业经济运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等问题,为工业企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落实工业发展优惠政策,建立工业发展奖惩激励机制,切实将工作目标指标化、工作任务责任化、工作措施制度化,促成引进项目尽早开工、开工项目尽早投产、投产项目满负荷生产。重视环境保护,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实现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09年降低10.6%。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