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着力加强电力设施建设。以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电和支撑产业发展为重点,加快输变电线路改造和变电站建设进程。认真做好《印江电网十二五规划》,完善电网结构,增强供电稳定性。开工建设220千伏木黄变电站和110千伏合水变电站。认真实施好以洋溪镇为主的农网改造项目,完成35个村5286户农村电网改造。
二、注重产业发展,着力促进四个产业率先跨越
(一)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为发展现代农业打牢基础。
坚持以增加群众收入和培育产业为重点,以整合资金和争取项目为抓手,通过加强合作组织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实施产品品牌建设等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1、促进茶产业率先跨越。围绕“四个选好”(选好茶区、选好茶地、选好茶农、选好茶苗),实现“四个转变”(从荒山荒坡向好田好土转变,从零星农户向能人大户转变,从布局分散向集中连片转变,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做到“五位一体”(基地建设、技术培训、企业发展、品牌打造、市场培育),全面提升茶叶品质,抢占贵州绿茶制高点,争做黔茶出山排头兵。全年新建茶园4万亩,启动建设20个茶叶专业村,新建15个茶青交易市场,建设茶叶苗圃560亩。全面加强茶园管理,切实巩固老茶区,全力管护好幼龄茶园,幼龄茶园管护率达100%,新植茶园成活率达85%以上,已投产茶园茶青下树率达70%以上。大力扶持和培育茶叶龙头企业,组建印江梵净山翠峰茶集团总公司,新建年加工茶叶1000吨精制加工厂一家,鼓励能人、大户就近建立加工厂,申报2家以上省级龙头企业。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和质量检测标准,完成梵净山绿茶和梵净山翠峰茶生产标准和质量检测标准的申报,鼓励企业积极申报QS、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茶产品认证。着力抓好以“梵净山翠峰茶”为主的梵净山绿茶系列品牌建设,力争获省级、国家级评比金奖5次以上。积极开发新产品,构建我县茶叶主体品牌体系,制定茶叶品牌的使用管理办法。进一步拓展销售市场,发挥品牌效益,促进茶叶销售。
2、促进生态畜牧业率先跨越。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实行猪、牛、羊、禽养殖并举,积极发展特种养殖,采取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方式,加快推进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进程。稳定发展生猪,扩大种群规模,在巩固提高已建成的畜牧养殖科技示范园区和养殖小区的基础上,下大力推进畜牧养殖“燎原示范带”建设,建设4个年出栏1万头商品猪养殖场,各乡镇发展存栏二元母猪20头以上,联户小区5个、“整村推进”燎原示范村1个。内推外引纯种猪600头、二元母猪6000头,新增商品猪和商品仔猪15万头以上。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以群众投入为主、项目配套补助为辅,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规划实施好种草养羊项目,完成人工种草2万亩、养羊2万只。做大做强肉牛产业,促成太阳牛业有限公司在完成木黄燕子岩养牛场基础上,再规划3个标准化养殖场,建成标准化牛肉深加工厂、优质有机肥料厂。围绕太阳牛业发展,各乡镇新建养牛小区1个。广泛发展禽类养殖,因地制宜发展莱茵鹅,积极推进野猪、大鲵等特种养殖业发展。大力发展畜牧龙头企业,组建太阳牛业和圣墩生猪两个产业发展集团公司,新建现代化肉联厂和畜禽及其产品交易市场。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快商品化和品牌化发展,积极推行订单畜牧业发展。重视渔政工作,严厉打击毒鱼、炸鱼、电鱼等违法犯罪行为。全年实现肉类总产量2.8万吨,水产品产量2733吨,牧渔业总产值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