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动茶产业上台阶。
进一步加快和完善我县茶叶企业体系建设,建立龙头企业,发展骨干企业,带动中小加工企业,形成布局合理、分工合作的茶叶加工发展体系。组建梵净山翠峰茶业(集团)总公司,重点经营、管理和开发好梵净山翠峰茶品牌。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家年加工能力在1000吨以上的龙头企业;通过争取项目,重点支持5家骨干茶叶加工企业,生产能力达到1000吨以上;积极支持重点茶区新建年加工茶叶50吨的初制加工厂15家。成立梵净山茶业流通协会,促进企业之间通过品牌和销售实现合作,共同推动我县茶产业上台阶。
(四) 加快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品牌打造和管理。
一是按照“梵净山翠峰茶”和“梵净山绿茶”的生产标准和质量标准,对基地建设、茶园管理、生产加工、贮运销售建立监管台账,严格执行等级评定标准、卫生标准、计量包装标准等要求,确保我县茶叶品质和安全。二是突出重点,着力抓好梵净山绿茶系列品牌建设,以“梵净山翠峰茶”为主导品牌,积极开发“梵净山毛峰”、“梵净山珠茶”、“梵净山袋泡茶”等系列产品,构建我县茶叶的主体品牌体系。品牌建设要以品质作保障,以生态、绿色、有机为主题,按照典雅、精致、实惠的要求,优化包装设计。积极参加国内重要的茶事活动和展评活动,在国内有影响的电视台、书刊杂志上宣传我县茶叶产品,在遵义-贵阳、铜仁-贵阳等重要公路沿线、县内主要路口和县城区重要位置设置大型广告牌,全方位宣传推介梵净山翠峰茶,争创贵州绿茶第一品牌。三是加强对品牌的管理,成立印江自治县茶叶品牌管理委员会,制定“梵净山翠峰茶”及其系列品牌的使用管理办法,对使用的企业实行授权制、合同制、备案制、责任追究制。
(五)积极拓展销售市场,完善茶叶市场体系建设。
一是在县内规划建设“梵净山茶城”。二是鼓励茶叶企业在省内外设立专营店或代销店,统一店面标志。三是搞好茶叶包装、设计,树立品牌形象,发挥品牌效益。四是积极与省内外大中型企业、超市对接,抓好茶叶订单生产。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茶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是我县广大农民群众实现长期稳定增收的重要产业,是我县生态建设、文化旅游、商贸物流、食品加工的基础性产业,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产业。全县上下要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全面完成茶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任务。各乡镇要认真做好宣传,组织好种植户搞好茶园发展和管理。农业局(茶业局)要作好茶园发展规划、技术培训和指导,协助乡镇搞好茶园建设和管理。要抓好茶叶企业建设和发展,指导企业开发新产品和实施品牌打造,配合质量技术监督局搞好标准化生产和质量检测体系建设。交通、水利、电力等部门要围绕重点茶区作好配套设施建设。财政局、发改局、国土资源局、农办、扶贫办、科技局、农业局等单位要积极争取项目,整合资金,确保茶产业发展资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