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青海省防治艾滋病性病协调会议办公室关于印发青海省2011年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要点的通知

  三、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建立社会支持机制。一是让生活困难、愿意接受社会帮助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及时得到社会的关心和帮助,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提高其生活质量。使生活困难、愿意接受帮扶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90%以上得到帮扶,艾滋病致孤儿童100%得到救助。二是建立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提供关怀和救助的社会支持机制。营造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和支持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环境,努力减少社会歧视。

  四、加强监测,准确掌握疫情趋势。建立健全艾滋病哨点监测系统,了解和掌握各类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梅毒和丙肝(HCV)的流行水平、流行趋势,以及各种影响因素,为制订防治措施和评估防治效果提供依据。建立健全监管场所艾滋病防治工作协调和信息收集管理机制,提高监管场所医务人员开展监测和检测的能力,建立健全艾滋病和梅毒免费咨询检测体系,加强各级艾滋病实验室检测能力。

  五、全面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进一步加强针对性途径传播艾滋病干预工作, 预防艾滋病性途径传播和预防性病综合干预措施要继续覆盖全省所有县(区、市、行委),并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继续加大男男性行为人群干预工作力度,综合干预措施覆盖所有州(地、市),加强对男男性行为人群社会组织的培训和支持。按要求规范开展滥用阿片类物质成瘾者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和清洁针具交换工作试点工作,降低吸毒传播艾滋病的危害。落实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发挥三级医疗救治、妇幼保健及疾病预防控制网络的作用,建立符合各地实际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模式。

  六、加大性病防治力度,加强性病防治能力建设。要加强对性病防治工作的领导,根据具体情况和性病感染的危险因素,重点加强对高危人群的性病疫情监测,及时掌握流行态势,将控制性病作为控制艾滋病的重要优先策略,制定本地性病防治实施计划,明确目标,落实责任,规范性病诊疗服务,整顿性病医疗市场,提高性病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加大性病诊疗服务人员和实验室检测人员培训力度,提高性病诊断标准的掌握和规范化诊疗服务能力。依托性病门诊对所有就诊的性病病人发放性病干预服务包,采取灵活多样、贴近群众的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性病防治知识,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实现性病低流行、低发病、高发现、高治愈目标。要重点加强梅毒的预防和控制,按照《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将梅毒和艾滋病防治有效结合,建立健全梅毒控制工作机制,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