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健全旅游营销和市场体系。加强旅游整体营销,建立健全旅游、外经贸、外宣、文化、新闻等多部门组成的宣传促销体系和机制。建立旅游经济运行分析制度,对客源市场分析研究,维护好现有客源市场网络,进一步开拓以上海为龙头,杭宁为两翼的长三角客源市场;大力拓展华东、珠三角、环渤海湾客源市场。特别是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契机,积极服务世博,挖掘湖州与世博的渊源,开发以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等为重点的世博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湖休闲、度假、旅游,提升湖州整体形象。加强海内外市场的宣传推介工作。紧紧抓住海峡两岸实现“三通”、空中航线“截弯取直”、旅游成本降低的机遇,充分发挥湖州现有的名人效应,打造历史文化旅游产品,逐步开拓以台港澳为主体,东南亚、欧美等为重点的境外旅游市场。加强与境内外旅游部门、旅游企业、华人华侨社团的交流合作,到2012年争取在上海等主要客源地设立湖州旅游办事处。
10. 加快推进旅游创强工作。县区、乡镇、村三级联动,积极创建旅游经济强县、旅游经济强镇及特色旅游村,力求旅游创强工作与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设相结合、与旅游项目建设相结合、与乡村旅游发展提升相结合、与旅游服务设施完善相结合。加大力度,推进农家乐向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的转型。县区政府部门要在组织保障、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旅游发展扶持政策落实等方面给予扶持。根据省“十一五”期间 “十百千工程” 的发展目标,推行“313”计划,即经过三年的努力,建设3个省级旅游经济强县(区),10个省级旅游经济强镇(乡),30个省级特色旅游村。
11.做强做大旅游企业。积极鼓励以大旅行社、大饭店为主体的旅游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使之上规模、上档次,向集团化发展,创造条件,引导培育“十大旅游企业集团”,逐步推进旅游企业上市。大力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开发战略。积极扶持和培育一批旅游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有影响力、有实力的旅游企业抢占国内乃至国际市场。支持旅行社向其他旅游行业发展渗透。加快高星级饭店建设,大力提高旅游接待设施档次和旅游服务水平,使星级饭店的整体结构更趋合理化。
12.加强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与旅游经济强市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和培训体制。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引进酒店管理集团、旅游营销策划机构和旅行社的高层次人才。推进旅游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旅游职业经理人市场。实施旅游行业人才培训工程,加强旅游在职人员培训,每年选派旅游行业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到旅游发达地区学习培训,并列入全市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计划。优先将“农家乐”经营户纳入“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养工程”。深化旅游企业劳动用工改革,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社会保障,依法规范旅游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导游人员的劳动用工管理,建立和完善工资形成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