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强化舆论宣传和引导。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方针,围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主题,集中推出“抓转型、促增长”系列宣传报道,办好“一周一心愿”、“百姓热线”等民生类宣传专栏,营造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舆论氛围。加强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建设、应用与管理,抓好新闻发言人、网络宣传和评论队伍建设,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和社会热点的舆论引导能力。
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着力激发党员干部创业创新活力
6.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制。推行市级机关和乡镇重大事项决策“三项目录”制度,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推广村级事务民主决策“五步法”,制定出台《推行村级重大村务、党务、财务“三重两轮票决制”的意见》,拓宽党员参与管理党内及社会事务途径。开展乡镇、村重大事项决策绩效审计试点,落实重大决策报告制度,健全决策失误纠错改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7.进一步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探索实行组织提名、党代会代表联合提名和党员群众推荐相结合的党委委员候选人提名方式,加大乡镇党委书记和党委班子成员“公推直选”试点力度。抓好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提高社区党组织书记直选比例。
8.全面推行党代表任期制。制定并实施党代表提案、联系党员群众、重要情况向代表通报等“十项制度”,全面推行乡镇党代会年会制,拓展党代表发挥作用渠道。加强党代表动态管理服务,做好代表提(议)案的收集、交办、反馈和调研视察等工作,为党代表履行职责创造良好条件。
9.不断深化党务公开工作。全面开展“阳光党务”行动,健全党务定期通报、新闻发言人等载体,打造灵活、便捷、高效的党务公开平台。建设网上“党员之家”,促进党组织与党员网上互动交流。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听证咨询、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等制度,畅通党内信息互通和监督渠道。健全完善党务公开工作监督员、内容征询、意见限时办结、绩效评估等制度,提高党务公开公信力。
三、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提高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10.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运用集中考核成果,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尤其是“一把手”。深化干部任用提名探索,组织全委会成员“海推”县局级正职初始人选。积极推行提名、推荐、考察、酝酿、表决“五差额”办法,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推出一批副局级预备人选岗位实施分类有限公选,开展市级机关部门中层干部跨部门竞岗交流。全面实施干部考核评价“一意见三办法”,探索建立市级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绩效考核制度,试行完成重大任务、推进重大项目、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三重”专项考察制度。
11.提高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素质能力。贯彻落实《2009-201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深化“创业创新好班子”争创活动,力争再有15%的县局级领导班子成为“两创”好班子。扎实推进“62553”培训工程,深化办学体制、运行机制、教学模式和管理体制改革,开展干部自主选学试点,加强教育培训质量评估,重点办好20期左右市委党校主体班次,培训党政干部3000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