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以推进市政府实事项目为契机,推动集贸市场计量监管长效机制建设。与商务委联动,落实市场主办者主体责任,扎实推进2011年市政府实事项目--在全市200家集贸市场设立“自助式公平秤”便民装置,方便消费者主动参与监督,遏制计量作弊、缺斤短两的违法行为。同时,继续完善和推进集贸市场计量器具“四统一”建设,继续试点推进活水产摊位“统一称重”等计量管理模式;加大日常检查和查处力度,发挥诚信计量导向作用,推动集贸市场主办者向市民定期公布摊位失信“黑名单”,形成政府监管、市场主办者和经营者自律、社会和消费者以及媒体监督的长效计量监管机制。
5.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区域建设,营造和谐社会环境。遵循企业(单位)自愿和承诺、政府(部门)推动和监督、媒体和群众参与监督的原则,积极争取各级地方政府支持,联合街道、乡镇等各级政府部门开展诚信计量示范社区(街区)的创建工作。继续组织开展“推进诚信计量、建设和谐城乡”主题行动,加强集贸市场、加油站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工作,在餐饮业和商店超市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初步建立起以经营者自我承诺为基本框架的诚信计量体系,培育一批诚信计量自我承诺示范单位,营造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的良好市场氛围。
6.强化涉及民生重点领域的计量监督检查,维护百姓合法权益。对集贸市场、加油站、餐饮业、商店、超市、医院、眼镜店等领域以及出租车计价器、安全防护用压力表等计量器具加强计量监督检查,提高强检计量器具的受检率,对违法使用计量器具的行为进行重点查处。联合卫生部门对全市医疗卫生单位开展计量专项检查,提高医用强检计量器具的受检率,推动医疗卫生单位依法管理计量器具,保障医用计量器具的量值准确,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建立和完善全市医疗卫生计量监管长效机制。
7.强化对水、电、煤民用三表的计量监管,建立健全监管网络。进一步明确各区、县质监局的监管职责,加强对辖区内水、电、气销售公司的日常计量监管,组织开展计量执法检查,按照“首次检定、限期使用、到期轮换”的原则,督促有关企业依法做好民用三表的首次检定和到期轮换工作。组织技术机构对在用民用三表进行抽样试验,掌握不同使用条件下民用三表使用寿命等计量数据;规范三表检定机构的授权管理,强化对三表强检站检定工作质量的监督检查。进一步梳理三表计量投诉处理流程,建立完善相关投诉处理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能适应多层次、多元化运行状态的三表计量管理工作网络。
8.继续强化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力度,培育公平购物环境。在做好国家监督抽查的基础上,扩大市级监督抽查场所和商品种类覆盖面,争取完成15类跟踪商品和5类新商品种类的市级抽查。对消费者关注的食用油、大米和冷冻水产等商品,会同各行业主管部门和系统内相关职能部门,结合C标志管理工作,在生产源头和销售领域两个环节强化监管力度,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