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昌江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昌江黎族自治县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理预案的通知


  2、病人和接触者的管理:急性病人是主要传染源,要求做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就地治疗。新发疫点的病人住院隔离期限从发病日起不少于7天。隔离室应有防蚊设施,如纱窗、纱门、蚊帐,没有防蚊设施者应在室周围1O0公尺范围内定期杀灭成蚊。在病人较多的疫区,卫生局可派出医疗队划片就地设置临时隔离治疗点,尽量减少远途就医,防止扩散和降低病死率。对疫点、疫区内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做好病家访视,接触者要进行15天医学观察。

  3、紧急灭蚊:对疫点、疫区必须进行室内、外的紧急杀灭成蚊,尤其要做好流行区内医院和学校范围内的灭蚊工作,在灭蚊的同时采取各种措施消灭蚊媒孳生地,限期将疫点范围内布雷图指数降至5以下。

  4、加强个人防护,防止媒介蚊虫叮咬。

  5、在流行区尽量劝阻减少集会。

  6、必要时可实施对交通工具灭蚊和对有关人员进行检疫。

  7、流行病学调查

  (1)登革热流行病学调查,要对每一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并核实诊断。

  (2)查明本次流行的地区分布、年龄、性别、职业发病专率、病死率、死亡率,确定疫区范围和流行特点。

  (3) 追踪本次流行的传染来源。

  (4)详细查清疫区中的自然条件,人群居住条件和环境卫生、卫生设施、卫生习惯,分析流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5)流行期间随时对埃及伊蚊的孳生地和布雷图指数(调查户数不得少于5O户)、房屋指数进行调查,有条件时也可对成蚊叮刺时停留率、室内栖息率、季节消长以及抗药性等进行调查。

  (6)病毒监视:从病人或疑似病人的血清及定期扑捉的伊蚊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离病毒,鉴定型别。

  七、疫情控制效果评价

  疫情控制期间,在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的基础上,动态分析疫情的发展趋势和防治措施的实施效果。暴发疫情控制后,要注意加强疫情监测。根据监测结果,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并将疫情发生后的登革热疫情变化及时上报省卫生厅和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八、预案的制订

  本预案由县卫生局组织制订,并定期进行评估,根据登革热疫情形势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新、修订和补充。

  九、预案实施时间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