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实施产学研交流互动培养人才政策
以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为引领,人才培养需要为导向,学校、科究机构、企业为基地,制定和推进党政干部、学校师资、科研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合作交流、互帮互学的培养人才政策。实行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点机构人才配置学习考察政策,发挥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的人才带动作用。畅通内地粮食行政管理人员、粮食行业高校、科研机构、企业高层次人才来我区挂职指导工作渠道,支持区内粮食行业人才到国家粮食局机关及内地省区对口挂职锻炼。积极组织我区粮食行业从业人员参加全国及行业机构组织的科研、考察、大赛、师资培训等活动。大力推动党政干部业务知识培训,强化粮食行政执法干部培训,切实提高依法管粮水平。
(四)实施多方位人才教育培训体系
建立以新疆工业经济学校(新疆经济贸易技术学校)为主导的校企联合教育培训体系,开展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每年有重点地举办高层次粮食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和专业技术人才研讨班,切实提高在校学生、在职职工、粮食行业高技能人才的理论技能水平。以粮食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为平台,着力推进粮食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积极选送党政人才参加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的学习。支持机关干部自主选学或参加学历、学位教育。突出对技能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注重在生产一线发现人才,通过重大项目培养和造就高技能人才。鼓励和引导企业采取在职培训与脱产培训、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企业各类人才培训工作,重点开展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引导企业自主培训,进一步强化企业在人才培训中的主体地位,对参加与工作相关学习培训的人员,在学习时间、工作安排、培训费用等方面给予支持。
四、重点工程
(一)人才素质提升工程
把提升粮食行业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少数民族人才的综合素质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程来抓,依托高等院校和各级各类教育培训基地,本着立足需要、着眼发展、重在实用的原则,采取举办培训班、定向培养、国内外研修、项目资助、对口支援等方式,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人才进行培训。每5年对各类人才普遍轮训一遍,促进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二)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工程
以新疆工业经济学校(新疆经济贸易技术学校)、新疆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新疆粮油科学研究所、乌鲁木齐北站国家粮食储备库为基础逐步打造集教学、实验、鉴定为一体的粮油储检加工综合培训基地。支持新疆工业经济学校(新疆经济贸易技术学校)申报“技师学院”,争取专项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创办具有粮食行业特色的专业课目。突出办学的行业定位,打造一批面向现代粮食仓储物流业和现代粮食加工业的专业品牌。建设“双师型”队伍,培养优秀教学团队,使新疆工业经济学校(新疆经济贸易技术学校)成为我区粮食行业人才培养和提升素质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