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要按照省市有关文件和《张家川县村干部待遇激励保障机制实施细则(试行)》的要求,全面落实村干部报酬,积极为村干部办理养老保险,要逐步探索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医疗、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制度。乡镇每两年统一组织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一次体检,所需费用由县级财政负担。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选任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的力度。积极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村干部作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人选。乡镇党委要定期对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进行评选表彰。
4、加快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稳步推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认真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力争5年内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的目标。健全和完善公开选拔、岗前培训、保障政策、激励措施、跟踪培养、管理考核、提拔使用等方面的制度规定,确保优秀大学生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三支一扶”、进村(社区)等政策要求大学生到村级组织工作的,在村工作期限至少要在两年以上。鼓励在县乡机关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到村级组织挂职任职。
5、千方百计壮大村级经济。村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强化服务功能,坚持因地制宜,走各具特色的强村富民之路,在全县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有农业基础的村,要通过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第三产业、推进劳务输出等多种渠道,实现村级经济的发展。有畜牧养殖基础的村,要通过品种改良、舍饲圈养、扩大规模等措施,做强村级主导产业。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村党组织要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律,依法办事,努力将潜在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传统优势和技术优势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创新发展方式,开辟增收渠道。同时,要加强对集体资产的管理,防止浪费和流失,努力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五、全面提高村级党组织的领导能力
1、及时调整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按照产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实行以强带弱、强强联合、产业链上建支部等形式建立党组织,在横向上实行村村联建,在纵向上实行产业整合,增强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探索建立分类管理(按照产业发展需求分类管理专业党组织)、县乡直管(将规模较大的产业党组织直属县或乡党委管理)等有效模式,不断增强党组织设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加大后进村整顿和示范村建设力度。坚持一村一策、因村施策、综合施治,进一步加大对公选村和示范村的工作指导。要以乡镇为单位对后进村进行认真排摸,确定整顿转化措施,整合涉农项目资金,通过县级领导联系、乡镇领导包抓、领导班子调整、后备干部挂职、技术干部指导、机关单位帮扶、重点项目支持等措施,实行后进村整顿县委组织部备案管理和挂牌销号制度,下功夫抓好整顿转化,通过几年的努力,使全县所有后进村得到转化提高。要精心制定示范村创建方案和创建标准,研究符合实际、针对性强的措施和办法,使创建工作目标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具体,全县每年创建各类示范村10-1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