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处理好以上四个关系外,还要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问题。要强化政府责任,强化监管措施,切实加强对农资、农药、动植物生长添加剂、调节剂的生产、流通、使用环节的全程监管。要强化生态环境意识,按照规范和标准施用农资、农药、动植物生长添加剂、调节剂,逐步降低施用量,支持鼓励使用农家肥和精耕细作等优良生产方式,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为消费者提供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
五、意见和建议
1稳定粮食播种面积问题。根据《纲要》目标,到2012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800万亩。2001年-2010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由5276.4万亩下降到4739.6万亩,减少536.8万亩,年均减少50多万亩。除玉米增加265.9万亩外,其他作物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小麦减少413.1万亩,水稻减少28.8万亩,大豆减少75.6万亩。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退耕还林、建设用地增加和种植结构调整。“十一五”期间我省粮食供求关系发生的重大变化是由过去生产消费基本平衡转变为消大于产,平均年产量1122万吨,而年消费量为1350万吨左右,缺口在220万吨以上。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耕地刚性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加之粮食比较效益低,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还将继续加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难度越来越大。建议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加大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建设力度,特别是加大沟道造地力度,要在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把重点进一步转到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稳定增加总产上。
2苹果产业发展问题。根据《纲要》目标,五年内全省苹果面积增加303万亩,达到1030万亩。近三年,苹果面积实际新增175万亩,还差128万亩,再经过两年努力,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但目前我省苹果面积、产量已居全国第一,苹果大省的目标已基本实现,建设苹果强省已成为主要目标,建议苹果产业布局进一步向优生区集中,重点放在加强管理、增加产量和提质增效上。
3畜牧业统计口径问题。《纲要》关于畜牧业的基础数据是统计局年报数据,从2010年畜牧业生产完成实际情况来看,到2012年目标是能够实现的。但从2010年开始,国家统计局规定畜牧业数据使用调查总队的数据,地方统计局不再统计畜牧业数据。由于两个部门调查方法不同,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建议省级有关部门与省调查总队沟通协商,确定统一的统计口径。另外,专家们提出在规模养殖还没有发展起来的地方,应继续扶持农户养殖。同时要加大监管力度,防止以规模养殖为名套取国家补贴。陕南三市提出,畜牧业收入倍增工程把生猪养殖重点放在了关中地区,而陕南也具有发展生猪产业的优势,但没有安排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他们要求平衡生猪产业布局,加大对陕南生猪产业的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