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级政府法制机构会同有关部门组成评查工作小组;必要时,评查小组可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行政执法主体法制机构工作人员参加,但应邀参与案卷评查的评查人员不得参与对本单位的案卷评查。
(二)听取被评查单位自查情况汇报;
(三)评查工作小组依照本办法从执法主体、执法对象、认定事实、收集证据、程序流程、适用法律依据、文书格式、立卷质量等方面进行检查和评议;
(四)综合确定评查结果。
第十三条 行政许可案卷评查的主要内容:
(一)行政许可实施主体是否具有法定职权;
(二)行政许可项目是否具有法定依据;
(三)实施行政许可是否准确适用法律;
(四)实施行政许可是否依法履行主要程序;
(五)行政许可申请人是否符合法定条件;
(六)行政许可的申请材料是否齐全,受理期限是否合法;
(七)依法受理的行政许可申请,是否向申请人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凭证;对依法不予受理的,是否说明理由并在规定期限内作出不予受理决定书;
(八)行政许可是否按照法定项目和标准收费,并使用合法票据;
(九)行政许可内部审批程序是否完备;
(十)行政许可审批期限和送达是否符合法定要求,文书格式是否规范;
(十一)实施行政许可是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四条 行政处罚案卷评查的主要内容:
(一)行政处罚实施主体是否具有法定职权;
(二)行政执法人员是否具有执法资格和按规定办理执法证件;
(三)实施行政处罚程序是否合法;
(四)实施行政处罚是否准确适用法律;
(五)实施行政处罚认定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充分,证据与事实是否具有关联性;
(六)自由裁量权运用是否适当且有合理、充分的理由;
(七)行政处罚文书是否规范,资料或记载是否完整;
(八)是否按规定实行罚缴分离;
(九)违法行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是否移送司法机关;
(十)法律文书是否在规定期限内送达;
(十一)实施行政处罚是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 实施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征用、行政给付、行政检查等行政执法行为的案卷参照本办法有关内容和要求评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