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填表说明 1.本表供居民接受会诊服务时使用。 2.会诊原因:责任医生填写患者需会诊的主要情况。 3.会诊意见:责任医生填写会诊医生的主要处置、指导意见。 4.会诊医生及其所在医疗机构:填写会诊医生所在医疗机构名称并签署会诊医生姓名。来自同一医疗机构的会诊医生可以只填写一次机构名称,然后在同一行依次签署姓名。 附件7 双向转诊(转出)单 ---------------------------------------------------------------------------------------------------------------------- 存 根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档案编号 家庭住址 联系电话 于 年 月 日因病情需要,转入 单位 科室 接诊医生。 转诊医生(签字): 年 月 日 ---------------------------------------------------------------------------------------------------------------------- 双向转诊(转出)单 (机构名称): 现有患者 性别 年龄 因病情需要,需转入贵单位,请予以接诊。 初步印象: 主要现病史(转出原因): 主要既往史: 治疗经过: 转诊医生(签字): 联系电话: (机构名称) 年 月 日 ---------------------------------------------------------------------------------------------------------------------- 填表说明 1.本表供居民双向转诊转出时使用,由转诊医生填写。 2.初步印象:转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做出的初步判断。 3.主要现病史:患者转诊时存在的主要临床问题。 4.主要既往史:患者既往存在的主要疾病史。 5.治疗经过:经治医生对患者实施的主要诊治措施 附件8: 双向转诊(回转)单 ---------------------------------------------------------------------------------------------------------------------- 存 根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病案号 家庭住址 联系电话 于 年 月 日因病情需要,转回 单位 接诊医生。 转诊医生(签字): 年 月 日 --------------------------------------------------------------------------------------------------------------------- 双向转诊(回转)单 (机构名称): 现有患者 因病情需要,现转回贵单位,请予以接诊。 诊断结果 住院病案号 主要检查结果: 治疗经过、下一步治疗方案及康复建议: 转诊医生(签字): 联系电话: (机构名称) 年 月 日 ---------------------------------------------------------------------------------------------------------------------- 填表说明 1.本表供居民双向转诊回转时使用,由转诊医生填写。 2.主要检查结果:填写患者接受检查的主要结果。 3.治疗经过:经治医生对患者实施的主要诊治措施。 4.康复建议:填写经治医生对患者转出后需要进一步治疗及康复提出的指导建议。 附件二: 石家庄市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试行) 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落实其《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结合我市情况,制定本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住的所有0~36个月儿童。 二、服务内容 (一)新生儿家庭访视: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到新生儿家中进行,同时进行产后访视。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情况,了解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等。观察家居环境,重点询问和观察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脐部情况等。为新生儿测量体温、记录其出生时体重、身长,进行体格检查,同时建立《儿童保健手册》。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母乳喂养、护理和常见疾病预防指导。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种卡介苗和第1剂乙肝疫苗,提醒家长尽快补种。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填写知情同意书、告知家长到具备筛查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补筛,由县(市)区妇幼保健机构协助完成。 (二)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重点询问和观察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等情况,对其进行体重、身长测量和发育评估。 (三)婴幼儿健康管理:满月后的随访服务均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偏远地区可在村卫生室进行,时间分别在3、6、8、12、18、24、30、36月龄时,共8次。建议结合儿童预防接种时间增加随访次数,特别是2、4、5、15月龄时。随访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之间的儿童喂养、患病等情况,为儿童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进行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在儿童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对发现有轻度贫血儿童的家长进行健康指导。 (四)根据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实际情况增加访视次数,根据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和健康状况增加随访次数。对低体重、消瘦、发育迟缓、中、重度贫血等发育异常儿童分析原因,及时转诊。 (五)每次预防接种前,均要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禁忌症的评估。同时为满足生长发育监测的需要,除上述规定的访视和随访时间外,在儿童每次接受免疫规划范围内的预防接种时,应对其进行体重、身长测量,并将结果记录在生长发育监测图上。 (六)儿童健康管理服务信息及时录入《石家庄市妇幼卫生信息系统》。 三、服务要求 (一)开展儿童健康管理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具备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二)从事儿童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并接受过儿童保健专业技术培训。 1.中专以上学历; 2.助理及以上执业医师资质; 3.取得石家庄市妇幼卫生专业技术培训合格证; 4.专职从事儿童保健工作; (三)按照国家有关儿童保健工作规范的要求进行儿童健康管理。 (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通过妇幼卫生网络掌握辖区中的适龄儿童数,必要时可通过妇幼卫生网络外的途径收集、核对儿童数。 (五)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 (六)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在时间上应与预防接种程序时间相结合。 (七)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 四、考核指标 (一)新生儿访视率=年度辖区内接受1次及以上访视的新生儿人数/年度辖区内活产数×100%。 (二)儿童健康管理率=年度辖区内接受1次及以上随访的0~36个月儿童数/年度辖区内应管理的0~36个月儿童数×100%。 (三)儿童系统管理率=年度辖区中按相应频次要求管理的0~36个月儿童数/年度辖区内应管理的0~36个月儿童数×100%。 二00九年十二月 附件: 1.石家庄市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流程(略) 2.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 3.1岁以内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 4.1~2岁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 5.3岁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 6.男童年龄别体重(略) 7.男童年龄别身长(略) 8.女童年龄别体重(略) 9.女童年龄别身长(略) 10.会诊记录表 11.双向转诊(转出)单 12.双向转诊(转回)单 附件2: 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 姓名: 编号□□-□□□□□
|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
相关文章 |
法搜 CopyRight © 2008 www.fso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