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提高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支撑和促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实施“1162”工程,着力建设“数字城市”,打造“智慧湘潭”。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基础网络基地,建设网联大厦。促进信息产业的规模扩张与能级提升,重点建设九华电子信息产业园、韶山永泉光电产业基地和湘乡鹏基电子产业园。加快推进网络、通讯、电视“三网融合”,促进信息资源高度整合、深度开发。加快发展物联网,重点推进政务、物流、城管、交通、环保、民生等六个专业物联网络建设,逐步形成功能完备、覆盖全域、使用便捷的信息网络体系(市经信委、市发改委等负责,有关部门配合)。
8.坚决抓好节能减排。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园区、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全面加强城市污染、工业源头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继续推进节能减排科技支撑行动,确保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7%以上,全面完成省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年度指标任务。大力实施《湘江流域湘潭段重金属污染治理规划》和《湘江湾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省提出要以竹埠港等工矿区为重点,全面治理湘江重金属污染),加快推进湘钢窑炉改造、韶峰水泥节能改造、城市垃圾综合处理等10大节能降耗项目,加快实施节能工程、减排工程、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循环经济工程、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等五大工程。完善节能减排工作责任体系,从严落实部门、企业责任,严格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严格实行区域限批、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市环保局、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城管执法局、市水务局、市质监局、市“两型”办等负责)。
(三)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市。
9.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加快发展以服务长株潭城市群为重点的蔬菜、花卉苗木、农业休闲及其他特色农业一体发展的都市农业;加快构筑较为完整的集生猪养殖、深加工及相关产业一体发展的生猪产业链。重点推进“种三产四”工程和“双超配套”3亿斤粮食增产工程,稳定粮食播种面积320万亩,总产150万吨以上。抓好湘莲、竹木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打造107国道和320国道两条百里现代农业走廊。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壮大伟鸿食品、宏兴隆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抓好100个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确保农产品精深加工率达到40%,农业产业化产值突破300亿元。扶持80家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组织化、市场化程度(市农办、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水产局、市粮食局、湘潭县政府、湘乡市政府、韶山市政府、雨湖区政府、岳塘区政府、九华示范区、昭山示范区等负责)。
10.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结合新农村建设“双百工程”,突出加强以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力争完成水利建设投入4亿元以上,95%以上的村级公路实现硬化,完成170个农网未改村的农网改造,建设4000口户用沼气池(市农办、市发改委、市国土资源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局、市水务局、湘潭电业局、湘潭县政府、湘乡市政府、韶山市政府、雨湖区政府、岳塘区政府、九华示范区、昭山示范区等负责)。统筹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完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社保等公共服务体系,深化农村户籍制度等各项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市农办、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文化局、市人社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林业局、湘潭县政府、湘乡市政府、韶山市政府、雨湖区政府、岳塘区政府、九华示范区、昭山示范区等负责)。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