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工作的指导意见
(豫工信〔2009〕318号)
各省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
为全面贯彻《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质量兴省战略的决定》(豫政〔2009〕61号)和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工作的指导意见》(工信部科〔2009〕180号)文件精神,落实《河南省实施质量兴省战略工作方案》(豫政办〔2009〕149号)赋予我厅的重要职责,促进全省工业产品质量管理水平迈上新的台阶,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加快我省工业结构调整,实现由工业大省到工业强省的跨越,特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工作,是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举措。质量是生产力水平的综合反映,是市场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消费者的根本利益所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质量工作,2008年11月11日,胡锦涛总书记对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对扩大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在全国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各行各业都要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和安全管理” 。河南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和新兴的工业大省,抓好产品质量工作是工业主管部门义不容辞、刻不容缓的责任。
(二)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工作,是进一步落实中央关于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政策的必然要求。当前我省工业经济出现明显企稳回暖趋势,但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我们正面临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省政府安排了一大批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政策、促进结构调整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工业项目,其中以增加品种、提高质量、节能降耗为目的的技术改造项目正是主攻方向。提高产品质量,既是满足市场需求、扩大出口、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关键,也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中原崛起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三)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工作,是保障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产品质量问题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关系社会和谐的重大政治问题。质量安全状况是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质量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目前我省工业产品质量状况与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许多产品档次低、质量差,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经济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构建和谐社会,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必须关注质量、狠抓质量、提升质量,抓住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推动我省工业产品质量总体水平跃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