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完善载体。工业发展需要一定的基础条件。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主要抓好三方面:一是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产业集聚区是工业发展的载体,有了产业集聚区项目才容易落地,才可能实现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产业集群发展。我们很多县通过产业集聚区建设,已经出现了可喜的态势,产业集聚区“四集一转”的功能正在逐步体现。省里对下一步产业集聚区发展提出了“两提一扩”即提升速度、提高水平、扩大效果的总体要求,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努力为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提供更好载体。二是完善城市功能。工业发展离不开诸如水、电、劳动力、物流等基础条件,这些都要靠城市来提供。因此,城市服务功能好坏对于工业发展特别是招商引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加大力度完善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城市对产业发展的服务和支撑能力。比如,我们提出要用两年时间,所有县在20分钟以内上高速,“十二五”期间力求所有省辖市通铁路客运专线或城际铁路,基本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半小时交通圈”和“一小时交通圈”。下一步,各地都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断增强承载支撑能力。三是建好研发平台。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必须要有技术研发平台。要引导、鼓励、支持企业加快建设和发展企业技术中心等,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试验室建设,着力打造不同层级、不同层次的创新平台,以推进技术创新。
三、要把开放合作承接产业转移作为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的主要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能持续快速发展,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加快工业发展,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最关键的也要靠开放合作、承接产业转移。通过扩大开放、承接产业转移不仅能引进资金,还能引进先进技术、先进装备、高层次人才、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促进结构调整、推动转型升级,抓住这一点就可以“一举应多变”、“一招求多效”。当前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正处于千载难逢的黄金机遇期,我们一定要把开放合作、承接产业转移作为工业振兴、结构调整的主要途径,死抓不放,努力抓出更大成效。开放的问题已经反复讲过多次,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既定部署认真抓好落实。今天与会的各市县代表都是工业战线的同志,我想强调三个问题:
(一)解放思想。很多时候我们的思维是“宁肯一个不得,也不少得一个,最终一个不得”,这种思维方式的结果是什么事也办不成。因此,解放思想的关键是破除“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的自给自足、封闭发展观念,树立“发展高于一切、把事做成就是英雄”的观念。我多次跟省直部门强调,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是对全省最大的贡献。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河南的发展、群众的幸福,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最终目标,服从发展是硬道理这一战略思想。在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时,要树立“零点思维”,学会算大帐,善于以“小失”换“大得”,只有这样,开放招商才会出现新局面,承接产业转移才会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