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城镇化体现了资源利用的高度集约,体现了社会资源配置的总效率。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重要标志。城镇化水平低就很难实现现代化,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国家来讲更是如此。城镇化发展必须以产业发展和产业的空间集聚布局为前提,没有产业的聚集就没有人口的聚集,没有人口的聚集就产生不了城市。所以,我们提出要加快建设产业聚集区,目的就是夯实城镇化的产业基础,形成以产促城、以城带产、产城互动的良性发展格局。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对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正如展工书记所讲:“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实践中,工业发展首当其冲,工业化上不去,其他化都很难上去,所以还是要坚持工业为主导的思想。”我们要很好地体会展工书记这段话的深刻含义,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快工业发展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推动工业又好又快发展,以此来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步伐。
二、要把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作为我省当前工业发展的突出战略任务
目前,我省已经由传统农业大省转变为新兴工业大省,全部工业增加值跃居全国第5位,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省工业发展正处于调整转型阶段,工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正在凸显。一是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能源原材料和农产品初级加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0%,而高技术产业仅占3.8%,产品多处在产业链的前端和价值链的低端。二是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弱,关键核心技术储备不够,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0.47%。三是集约节约发展程度不高。突出表现在能源、资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多。河南的工业总量居全国第5位,二氧化碳排放量却居全国第2位。2009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为1.156吨标准煤,远远高于东部地区0.7吨左右标准煤的水平。这些问题又进一步带来三个后果:第 一,难持续。上一轮我省的快速发展主要是煤、电、铝、钢、水泥等资源型产业在支撑,现在资源能源约束越来越紧,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第二,竞争力弱。这是近两年我省费劲很大但一些指标在全国并不先进的主要原因所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前些年支撑我省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行业大都遇到了新困难。比如,我们为安全生产而整顿小煤窑,每年大概影响4000万吨的煤炭产量,约合200亿左右增加值。甲醇价格由每吨4000多元下跌到2000多元,而我省企业的成本每吨在2300元左右,480多万吨的甲醇生产能力中60%以上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亏损非常严重。过去电力行业是利税大户,现在由于煤电价格倒挂,也开始处于亏损状态,去年全行业亏损50亿元左右。电解铝价格曾经每吨高达2万元以上,去年一直在每吨1.4到1.5万元的成本区徘徊,目前我省300多万吨电解铝生产能力基本上处于保本微利状态。同时,相对于中部的安徽、湖南、湖北、江西而言,我省装备制造和消费品工业所占比重最小,特别是汽车和家电产业规模更小,而这些产业恰恰是这两年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行业。所以,我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中部地区位次下滑是必然的,只是国际金融危机使这些矛盾凸显出来了,如果不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即使没有金融危机的冲击,我们也难以保持过去的发展速度。第三,效益低。我省工业附加值不高,增加值率仅相当于湖北的82.3%、湖南的80.1%和安徽的83.8%。因此,要加快工业发展,就必须把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第一任务。这次会议我们发布的《工业重点产业2011年度行动计划》,实际上就是工业结构调整方案,希望大家很好地落实,上下同心、配合联动,坚决打好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硬仗。这里,我再强调一下需要注意的三个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