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据《
生猪屠宰管理条例》、《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和《
青岛市畜禽屠宰管理条例》等法规,严厉打击私宰、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提供违法场所设施及出借转让、冒用伪造定点屠宰证牌等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要依法及时移送公安机关查处。继续加大对偏远农村、城乡结合部、肉食品加工比较集中的重点区域和私宰、注水专业村(户)的执法巡查力度,建立屠宰监管属地化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切实落实街道(乡镇)属地监管责任。(责任单位:各区市政府,市商务局、市公安局)
2、按照《
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制定过渡期工作方案,做好畜禽屠宰厂(点)原有《动物防疫合格证》重新登记和审查发放工作。加强屠宰检疫,对进入屠宰厂(点)畜禽要严格查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对无检疫证明的要按有关规定处理。要确保屠宰环节检疫人员足额到位,切实做好屠宰同步检疫,规范检疫印章使用,对检出有疫病的生猪要按规定监督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理。(责任单位:市畜牧兽医局,各区市政府)
3、继续加大生猪屠宰点的压缩调整力度,不符合设置规划的城区和乡镇生猪定点屠宰点要坚决迁建或关闭;加快推进牛、羊、鸡、鸭定点屠宰厂(点)的规划建设。结合商务部审核换证的统一要求,开展生猪屠宰厂(点)清理整顿,对达不到规定条件标准的生猪定点屠宰厂(点)或未完成前段麻电设施改造的生猪定点屠宰厂要责令限期整改,整改达不到要求的,取消其定点屠宰资格。(责任单位:各区市政府,市商务局)
4、强化定点屠宰监管,推行畜禽屠宰企业信用分级管理,督促定点屠宰企业严格遵守生猪进场验收、屠宰操作规程、肉品品质检验、无害化处理和12小时静养代宰等制度,落实禁止从高危地区采购生猪的质量安全要求。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违反屠宰操作、肉品品质检验、无害化处理等规程规定的,要立即予以纠正;有违法行为的,要依法严肃处理。(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区市政府)
(三)深入开展流通环节专项整治行动。
1、建立入市备案屠宰企业量化分级管理与质量安全责任退市制度,确保肉品流通质量安全信息追溯系统有效运转,在全市农贸市场全面推行“厂场挂钩”机制,落实备案屠宰企业、市场主办单位和零售业户肉品安全责任。切实做好肉品入市查验换证工作,增加肉品质量抽检频次,确保上市肉品质量。(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各区市政府)
2、强化市场主办单位和场内经营者的主体责任,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购销台账等制度。强化市场准入,突出重点市场、重点业户、重点区域、重点路段、重点时段,开展日常巡查与夜间执法稽查,严厉打击非法入市、掺杂使假和销售私宰、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未经检验检疫或检验检疫不合格猪肉产品等违法行为;开展牛羊肉市场专项清理整顿,严厉查处未经检验检疫和注水牛羊肉产品,营造公平市场环境,规范肉品市场秩序。(责任单位:市工商局,各区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