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德阳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意见


  3.管理信息化工程。在管理规范的企业建立完善企业资源计划,推广使用高级计划与排程(APS)、需求计划(DP)和供应链计划(SCP)等信息化工具,建立完整的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决策支持系统(DSS)以及“虚拟企业”等基于网络的企业组织模式,把信息技术全面应用到原材料采购、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等管理环节,利用计算机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提高工业产品设计效率。通过业务融合,促进企业经营管理与资源管理系统的信息集成和业务协同,推动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

  4.系统集成化工程。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利用3G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短波通信、短距离无线互联等现代通信技术,对企业电力通信、交通物流、指挥控制等系统软件进行集成优化,促进信息资源与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和合理调度,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5.商务电子化工程。利用B2B、B2C电子商务和远程技术,实现企业内部物流与企业上下游及社会物流之间的连接,建立精益生产与精益物流,形成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生产性服务新业态,促进企业产品信息的网上发布和交易,开辟市场营销新途径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提升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三)突出示范作用

  结合我市工业产业的特点,选择确定一批创新能力强、有行业影响带动力的企业作为我市“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制定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分级指标体系,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以点带面、以强带弱,引导全市企业“两化融合”工作。

  把装备制造、化工建材、食品医药、轻纺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和新能源装备、新材料、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四大新兴产业作为“两化融合”的重点。选择二重、东电、东汽、宏达、龙蟒、剑南春、蓝剑、什邡烟厂、川油宏华、蜀中制药等德阳市重点龙头企业为“两化融合”第一梯队,率先推动,总结推广;以科技创新型企业和新增亿元产值企业为第二梯队,跟踪指导,重点培育;以其它中小企业群体为第三梯队,重点帮助,加强扶持。

  坚持以示范企业为主体,鼓励示范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大信息化投入力度,大力实施企业资源计划体系(ERP)、生产制造执行体系(MES)、生产过程控制自动化(PCS)和能源管理系统(EMS)等信息化改造项目,搭建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加快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制造技术的融合,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决策的信息化。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