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要求、任务目标和重点发展领域
(一)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我市历史文化、自然资源、产业基础、交通区位等方面的优势,坚持“一产稳市、二产兴市、三产活市”不动摇,大力实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两业并举”战略,以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房地产等基础性、支柱性、渗透性、先导性强的关键领域为突破口,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强化措施,加快推进,全面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使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与加快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相协调、要求相适应。
(二)任务目标。到2012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通过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进一步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两个比重显著提高,扶持壮大起20家市级示范带动作用大、核心竞争力强的生产性服务业重点企业,培育形成5个定位准确、配套完善、集聚辐射能力强的生产性服务业园区,构建起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生产性服务业体系,推动服务业结构显著优化,就业容量显著增加,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三)重点发展领域。
1.现代物流业。以建设鲁北物流基地、环渤海物流中心为总目标,按照“突出特色、集聚发展、辐射带动、逐步推进”的原则,以物流园区建设为重点,以特色物流中心、物流结点建设为突破口,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培育物流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组织实施物流业“34711工程”,依托我市纺织-印染-家纺-皮革、农产品加工-食品-饮料-生物工程、油盐化工-塑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等支柱产业链打造世界纺织物流基地、全国农副产品物流基地、环渤海油盐化工物流基地“三大物流品牌”,建设东城商贸物流、开发区环渤海现代物流、邹平工业物流和北海新区临港物流等“四大物流园区”和博兴、魏桥、惠民、沾化等“七个物流中心”,培育壮大京博物流中心、银河国际物流、邹平齐星物流、西王物流、运达物流等十大骨干企业和一批物流配送节点,全面提升现代物流业整体发展水平。
2.商务服务业。围绕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服务业链条延伸,以中介服务、商务服务、社区服务等为重点,着力发展会计、审计、证券、保险等财务类服务业,律师、公证、仲裁等法律类服务业,信息、咨询、评估等咨询类服务业,代理、经纪、拍卖、担保等交易类服务业,医保、养老、托幼、家政、物业等社区服务业,逐步打造种类齐全、分布广泛、功能完善的现代服务体系。完善市、县级就业服务机构,建设规模较大、信息化水平较高、服务规范的综合性劳动力市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同时,引导我市纺织、化工、机械制造等支柱企业来市区设立地区经济总部,通过品牌聚集吸引市外相关行业的企业入驻,打造我市总部经济雏形。
3.金融保险业。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在支持国有商业银行发展壮大的同时,整合金融资源,做大做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快发展非银行机构,繁荣我市金融市场。积极创造条件,争取设立我市地方性商业银行,并积极吸引股份制商业银行到我市开设分支机构,对已经进驻的促其快速成长。发展壮大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广泛吸引优秀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和具有发展前景、能够长期持股的投资者,入股成立农村合作银行。以国有保险公司为主体,积极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大力发展责任保险和“治安保险”,充分发挥保险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的功能。加快小额贷款公司和信用担保机构建设,积极推进村镇银行、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稳妥地发展信用担保公司,鼓励创办信托、典当、租赁等非银行机构,逐步建立满足不同类型企业融资需求的多层次市场体系。力争2-3年内全市各县(区)至少成立1家小额贷款公司、1家村镇银行,发达县(区)成立地方金融组织3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