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加强应急救援基础设施建设。依托立沙岛特勤消防站抓好模拟训练基地建设。2011年,完成立项和各项审批工作,2012年建成。
(四)强化综合应急救援培训演练
12. 规范综合应急救援常规性训练。依托应急救援模拟训练基地,大力推进基地化、模拟化、实战化训练,重点开展力量集结、战斗编成、通信联络、组织指挥、现场处置、安全防护等业务训练以及特殊灾害处置的战法研究和复杂环境下的适应性训练,提升各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战斗力。
13. 强化综合应急救援实战性演练。依据我市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完善各镇街协同作战和灾害事故类型预案,确保一旦发生大的灾害事故,能够快速调度和处置。从2010年起,全市每年组织一次应急救援综合演练,各镇街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辖区内的应急救援综合演练,不断提高队伍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从而提升应急联动能力;要通过“大比武”等形式,对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进行定期考核,取长补短,共同交流建设经验,切实提高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指挥调度、应急响应、协同作战能力。
14. 加强综合应急救援人才队伍建设。从2010年起,启动应急救援人才培养和储备计划,制定出台相应政策措施,依托市应急管理专家库,大力培养各类优秀应急救援人才。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协调推动。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是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各镇街是落实规划的责任主体,要高度重视、解放思想、创新实干,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公安部门是协调规划实施的责任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和调研,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推动规划实施工作。
(二)明确任务,相互配合。各镇街、市有关部门要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进一步细化、量化各项工作任务和指标,层层分解责任,又要结合当地实际区分现有水平,进行分类指导。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沟通、密切联系,共同做好规划的实施工作。
(三)加强督查,及时评估。各镇街、市有关部门要严格落实三年规划中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及时总结经验、落实责任、树立典型。市政府应急办、市公安消防局要制定量化考核标准,于省政府验收前对各镇街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和应急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和评估。对完成任务好、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落实、成效不明显的给予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