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规范档案管理。要建立健全详细的项目实施档案,为项目督查、考核、验收提供依据。要把高产创建有关的文件、方案、工作记录、培训资料、测产报告、总结材料等及时建档立案。要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用图片、文字、影像等形式进行全程记录,田间记录要详细记载种植品种、推广技术、生育时期、水肥管理、病虫防治、专家指导等,确保信息记录及时、具体和真实。每个示范县(市、区)要及时、准确地向全国高产创建综合信息平台提供必要数据和资料。棉花高产创建县(市、区)必须定期向全国棉花生产信息监测平台报送信息。
(五)规范测产验收。各市、县(市、区)要严格按照省厅下发的粮棉油测产验收办法组织测产验收,严禁弄虚作假。在适当时机测产验收要实行市、县(市、区)际间交叉验收、省级抽查验收等办法,确保高产创建测产验收结果真实有效。
四、创新机制,推进高产创建上水平
(一)推进县乡整建制实施。在抓好万亩示范片的基础上,各示范县(市、区)要根据生产条件因地制宜扩大示范规模和示范效应,逐步实行整乡推进,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整县推进。
(二)建立多元化推广服务机制。各万亩示范片要建立各类专业化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大力开展专业化、社会化技术推广服务,努力提升技术服务水平,实行病虫统防统治、肥料统测统配、种子(苗)统供统种(育),探索社会化服务的新模式;鼓励与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结合,统一购买农资,统一生产服务,探索规模化生产的新路子;鼓励与产业化龙头企业结合,实行订单种植,统一收购,探索产业化经营的新途径。
(三)建立专家包片指导制度。各示范县(市、区)要充分发挥农业科研、教学、推广队伍的专家人才优势,建立专家包片挂钩指导制度,将专家与示范片技术负责人挂钩,与示范片创建任务挂钩,落实责任与任务。
五、严格考核,建立奖惩机制
为扎实推进全省高产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各级农业部门要切实加强高产创建工作管理,不断探索提高管理水平的机制,真正发挥高产创建示范带动作用。为此,省厅制定了《山东省粮棉油高产创建工作考核办法(试行)》(见附件2),建立奖惩机制,每年组织高产创建工作考核,对高产创建工作实行动态管理。省厅将把考评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项目安排的重要依据,实行末位淘汰制,奖优罚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