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创新学校德育工作。
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体系,进一步落实德育工作责任制,把德育工作纳入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作为中小学督导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价学校和校长的重要指标。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常规管理,创新德育模式,增强德育实效。加强以公民教育为核心的养成教育。发挥课堂教学的德育主渠道作用,促进学科教学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改进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教学方式,开展思想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竞赛,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100%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大中专学校的就业指导和职业道德教育,指导学生学会生涯规划。开展全市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绩效评估。建好工读学校,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推进实施中小学德育骨干和班主任能力建设计划,打造专业能力强、奉献精神好的德育骨干和班主任队伍。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团队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少先队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加大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力度,努力实现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
充分发挥校外活动场所的育人作用。加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宫等校外教育阵地的管理,对广大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科学馆(中心)、文化馆(站)、图书馆、体育馆(场)、青少年宫、城乡青年中心、义工服务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和校外实践阵地,经常性地开展历史、传统、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志愿服务等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主管部门要加强统筹和指导,着力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定期对校外德育机构开展评估。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开齐开足必修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增加选修课程。大力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和创新能力培养。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善教育评价、教学评价和学业评价。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建立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过重负担,继续实施初中质量工程。高中阶段教育要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特长,着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加强实验教学,实验开出率95%以上。加强薄弱学科(科目)建设。实施特色学校建设工程,引导和激励全市学校在素质教育方针指导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传统和优势,办成独具特色的优质学校。推进高等院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促进教学与实践互动,形成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水平,课堂覆盖率达到85%,教育教学信息系统在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应用的覆盖率达到100%。充分利用好省教育专网和江门基础教育信息网的教学资源,建立和完善可互动的本地优质教学资源库,实现城乡教师“协同发展”。大力推广“同步课堂”远程互动式教学活动,通过网络资源和技术让农村学生便捷地共享到城市优质教学资源。加大对农村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力度,提升资源应用效益。2012年,完成对全市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化资源有效应用与教学创新的全员培训,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要重视营造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社会氛围,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加强素质教育宣传,推广素质教育成果和经验。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关于素质教育的一系列政策规定,努力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加强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
深入贯彻《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建立健全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体系。80%的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设施达到省级标准。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深入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上好体育课,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普及自救互救知识和加大自护自救训练,努力提高学生自救互救能力。积极开展各种艺术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加强和改进国防教育与军事训练,注重国防观念、军事知识、纪律作风教育。2015年,初步形成各级各类学校相衔接的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工作机制。加强法制(普法)教育和禁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