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江门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三)稳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1.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体系。

  协调各类高等教育发展,充实高等教育资源,着力发展普通本专科教育,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特别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加快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和智力的需求。五邑大学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努力建设成为全省同类型高校中具有鲜明特色和领先水平的学校。到2015年,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建成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成为珠三角西岸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高地。江门电大努力争创全国示范性地市级电大,建设成江门市远程开放教育服务中心和江门市社区大学。协调推进江门北理理工职业学院的筹设工作,支持江门技师学院发展,着力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支持江门幼儿师范学校和江门中医药学校申办大专院校。到2015年,全市基本形成定位准确、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充满生机与活力、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2.全面提高本专科教育质量和水平。

  进一步明确学校定位,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坚持思想、知识、能力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和技能型专科人才培养质量。深入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加强专业、课程、教师队伍和实践教学,实现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相适应。高职院校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提升整体办学水平。要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加强校企深度和广度的融合。要积极探索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标准建设,建立中高职一体化专业教学标准和核心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进一步加强学业规划、素质拓展和思想政治教育,改进心理辅导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建立完善相关课程体系和工作机制。全面实施教育质量保障与教学服务支撑体系建设计划,完善各类高等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和方法。

  3.增强高校的自主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

  依托我市各高校的学科优势和特色,整合现有科研力量,抓好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进一步拓宽申报横向科研项目的领域和渠道,力争实现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励的突破。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增强科研联合攻关能力,逐步实现向省级科研团队的迈进。支持各高校、各学科与国内外科研机构、企业、院校的科研合作,鼓励根据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引入社会资金,共建研发中心、研究基地、研究院(所)等。加强产学研合作,不断提高服务地方能力。加大对侨乡文化研究支持力度,积极申建省级社科研究基地。

  根据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和江门市建设现代制造业产业体系的发展战略,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积极培育与战略性产业有关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加大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建设力度,构建对现代产业体系起重要支撑作用的优势学科专业群。充分发挥五邑大学在珠三角西岸区域高等教育中的核心作用,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促进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智力和科技支撑。

  (四)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

  1.积极推动继续教育发展。

  进一步加强继续教育的统筹协调。推进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有效衔接,不断完善面向全民的终身教育体系。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健全继续教育激励机制,推进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规范化、制度化。采取各种办学形式,推动企业职工、进城务工人员、城市下岗和转业人员接受不同层次和年限的技能培训。加大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设力度,加强农民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培训,促进农民素质提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积极为残疾人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

  2.积极推动教育资源社会共享。

  建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统筹协调各种社会教育资源的有效机制,通过政府组织、市场调节和社会参与,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有机组合国民教育机构、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博物馆、青少年宫、广播、电视、网络、企业培训机构、科学研究机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政干部培训机构等各种资源,实行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

  3.积极推动学习型组织建设。

  积极发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深入开展全民读书活动,引导市民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形成崇文好学新风尚,提升公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发挥政府、企事业单位、民间团体、社区及家庭的作用,逐步建立以学习者个人为主体、用人单位充分支持、政府对弱势人群予以必要资助的终身学习保障机制。建设老年人教育学习活动中心。在全市城乡形成以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为基础的较为完善的终身学习网络。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