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成都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实施方案》的通知

成都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实施方案》的通知
(成农业〔2009〕31号)


各区(市)县农村发展局,直属相关单位,机关有关处室:

  现将《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 请按照要求,认真分解落实产能任务,确立技术路线,狠抓能力工程建设,构建长效机制,确保圆满完成产能建设目标,促进我市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二○○九年十月十五日

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实施方案
(市农委)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对粮食生产的决策部署,落实省农业厅《关于贯彻落实<四川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纲要(2009 -2012年)>的实施方案》(川农业〔2009〕159)号,特制定本方案。

  一、明确目标任务

  全省2009年至2012年新增100 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我市承担了16.86亿斤的任务。其中:玉米 4.27亿斤, 水稻 9.55亿斤,马铃薯2.45亿斤, 小麦 0.59亿斤。年度任务为:2009年1.35亿斤,2010年3.46亿斤,2011年5.35亿斤,2012年6.70亿斤。

  二、狠抓示范片建设

  省农业厅将我市崇州市、邛崃市、彭州市、金堂县、双流县、郫县、大邑县、新都区、都江堰市定为重点区(市)县,其中:崇州市、邛崃市、彭州市、金堂县定为核心区(市)县。各区(市)县要按照产能年度推进表(附件1),将产能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并确立重点乡镇和核心乡镇,突出抓好万亩示范片建设。

  为了确保全省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目标的实现,省农业厅从2009年起将大力组织实施耕地质量建设、种子、良种良法入户到田、重大病虫害防控、农业科技推广保障能力建设、新型骨干农民培训等 “六大工程”。重点区(市)县要抓住有利时机,积极争取项目,做好做实项目。

  三、落实技术措施

  我市粮食增产潜力的主要技术路线是:推广优良品种,集成高产栽培技术,改革耕作制度,充分利用耕地、光热资源,防控重大自然灾害和病虫害, 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一)推广优良品种

  坚持主导品种推介制,完善种子质量监管体系,加强种子质量监控,把好种子生产“源头关”、市场质量“准入关”。到 2012 年,玉米、水稻良种覆盖率稳定在 95% 以上, 马铃薯、小麦良种覆盖率提高到 70% 以上,良种在粮食增产中的贡献率提高 5 个百分点。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