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原则
| 项目要求
| 等级分数
|
减轻
学生
负担
| 1.吸引注意
| 能45分钟全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美感吸引学生,渗透美育。
| |
2.激发兴趣
| 诱发好奇心,讲授深入浅出,举例生动形象,语言富有感染力,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
| |
3.阐明意义
| 让学生明了新学知识的意义,包括社会意义,渗透德育。
| |
4.面向多数
| 防止教师只面向少数学生授课。
| |
传授有用知识
| 5.指导学法
| 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高效率学习方法。
| |
6.深入理解
| 新学知识要做到经验化,真正理解。
| |
7.牢固记忆
| 遵循遗忘规律,促进新学知识的牢固记忆。
| |
8.系统整理
| 对已学的知识点加以系统整理,把握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 |
促进技能形成
| 9.精讲多练
| 突出重点、难点、关键,要讲练结合,做到“教师闲,学生忙”。
| |
10.科学操作
| 要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
| |
11.灵活运用
| 对新学知识的运用要做到条件化,能灵活运用。
| |
瞄准能力提高
| 12.过程启发
| 提问要指向思考过程(思考方法)而不是结果。
| |
13.策略教学
| 学科知识的学习要和关于如何思考的策略性知识的学习相结合。
| |
14.思路积累
| 训练学生学会积累思路的方法。
| |
15.过程反馈
| 让学生有机会全过程独立思考,并获得反馈。
| |
16.培养创新
|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主要包括五种思维。
| |
注重考教衔接
| 17.目标明确
| 明确升学考试所考查能力的平时培养目标。
| |
18.措施落实
| 在内容选择、习题安排、时间计划上,与升学考试能力的培养相衔接。
| |
总 评
|
评价说明
| 分项说明
| 本评价包含五条基本原则,共18页评价指标。每一项指标等级分别为4(优秀)、3(良好)、2(合格)、1(欠佳)四个等级。
|
总评说明
| (1)等级分数18-35分,总体评价为“一般”;
(2)等级分数36-45分,总体评价为“良好”;
(3)等级分数46-72分,总体评价为“优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