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大紧缺矿产勘探开发力度。实施自治区358项目,加大10个重点找矿远景区和15个重要矿集区地质勘查投入力度,加快铁、铜、镍、黄金、铅锌、钾盐和重要稀有金属勘查步伐,做好资源评价及远景调查工作,发展深加工,加快形成以钢铁、电解铝、铜铅锌冶炼及深加工为主的煤电冶一体化产业链条。为哈密和鑫矿业年产60万吨铜镍矿采选、新疆硝石钾肥年产30万吨硝酸钾钠,以及八钢拜城、克州赣鑫、新兴铸管和静特钢等项目做好服务。(国土资源厅、经信委牵头,发改委、地矿局等部门配合)
(五)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信息、清洁燃料汽车等七大产业,认定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重点培育10条产业链,确定20家优势骨干企业和40家重点培育企业,支持 50个技术水平先进、投资规模较大、带动作用较强的重点产业化项目。(经信委牵头,发改委、科技厅等部门配合)
(六)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贯彻自治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大财税、信贷、用地、用电支持力度。对成长性好、带动面广、吸纳劳动力多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给予特殊的信用担保、财政贴息等扶持政策。(经信委、工商局牵头,发改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农业产业化发展局、金融办、工商联等部门配合)
(七)高起点规划和建设产业园区。认真编制自治区“十二五”园区发展规划,引导园区建设实现布局优化、产业聚集、用地节约。完善园区基础功能和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承载能力,壮大产业集群。推进各类园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一批能够参与国际、国内产业分工的产业集群。积极推动具备条件的省级园区升格为国家级产业聚集园区。(经信委、商务厅牵头,发改委、国土资源厅、科技厅等部门配合)
二、扎实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
(八)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强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完善市场功能,提高市场档次,积极扶持农产品营销主体,创新市场营销模式和现代营销手段,依托新农网等网络系统,建立完善农产品展销平台,加大农产品宣传力度。拓展外销经营的深度广度,扩大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展销平台的影响力,建设辐射大型农产品市场、超市和龙头企业的营销网络和销售窗口。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升农产品市场开拓的组织化程度,实现与市场的全方位对接。办好2011年新疆特色农产品三大展会。加快实施农产品 “走出去”战略,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农业厅、林业厅、农业产业化发展局、供销社牵头,发改委、财政厅、商务厅等部门配合)
(九)确保粮食安全。把粮食安全放在重要位置,认真落实种粮直补等惠农政策,推广防灾减灾、稳产增产、节本增效等适用技术,切实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完成播种面积3200万亩,总产达到1200万吨以上,其中小麦1600万亩,总产达到580万吨以上,确保“区内平衡、略有结余”。认真执行粮食收购政策,维护粮食收购秩序,保护广大粮农利益。引导粮食加工企业安排好生产,加强粮油仓储设施和应急体系建设,保证粮食稳定供应。(农业厅、粮食局牵头,发改委、财政厅、商务厅等部门配合)
(十)优化现代农牧业发展布局。搞好棉花、林果、畜牧业基地建设,推进精品农业、设施农业发展,提升生产质量和效益。启动“十二五”优质棉基地建设项目,促进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棉花种植面积控制在2300万亩左右,总产275万吨左右。大力发展绿色林果、有机林果和外向型林果基地,调整优化品种结构,提高良种覆盖率。加强优质畜产品基地和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健全动物疫病防治服务体系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快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地方特色农业面积达到1000万亩。重视“菜篮子”工程建设,总面积力争达到120万亩。(农业厅、林业厅、畜牧厅牵头,发改委、财政厅等部门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