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全面强化各类人群的健康教育
根据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全面强化各类重点场所等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特别是要深入开展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重点传染病和慢病防制知识的健康教育,积极推进健康促进干预项目。
1.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 认真落实《苏州市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试行)要求,依托建设健康城市,深化、细化“健康社区”试点建设,积极实施“健康家庭”细胞工程建设,资源共享,共同营造社区健康氛围,开展对《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落实情况的督查。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继续落实“六位一体”功能,按照《苏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试行)要求,健全健康教育组织网络,加大健康教育硬件建设投入,建设健康自助小屋,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3)街道社区健康教育学校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每年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和活动不少于8次。同时,要积极鼓励居民到网上“居民健康素养评估学习系统”(SZCDC.CN网站)进行健康素养学习和自测,不断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4)社区健康教育画廊每两月更新1期宣传内容,配合市、区开展以爱国卫生、疾病防制等为主题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2.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进一步贯彻落实《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各项要求,认真落实《苏州市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试行),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实施《学校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方案》,并积极组织开展评价。
2)继续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工作,今年各地要有10-15%的学校创建成省级“健康促进学校”,特别要高度关注和探索民工子弟学校的健康促进工作。
3)各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到网上“居民健康素养评估学习系统”(SZCDC.CN网站)进行健康素养学习和自测,不断提高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4)对初、高中毕业班学生及其家长继续开展心理、营养专题健康教育活动和课题。
5)今年继续组织高二、初一、小学年级学生到全市就近的健康教育园进行参观学习,在那里上一堂校外健康教育课。
6)利用暑假组织校医开展学校健康教育业务培训。
3、场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各地要进一步以《
职业病防治法》为依据,认真落实《苏州市单位与场所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试行)要求,以各场所职业人群的健康保护为重点,积极鼓励干部、职工到网上“居民健康素养评估学习系统”(SZCDC.CN网站)进行健康素养学习和自测,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健康素养水平。